市委书记主持代市长发布,“1+9”措施力挺自贸区南京片区发展

2019-12-18   南京发布

这一片区,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重要指示要求;

被国家赋予 “两区一平台”功能定位;

承担着“试在江北、用在南京、服务全省、贡献全国”的战略使命。


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怎么干?

南京今天给出清晰答案:

12月18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敬华主持,代市长韩立明发布《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发布《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实施方案》以及关于支持自贸区南京片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加大产业资金引导力度、教育和卫生健康国际化的专项措施。

12月18日上午,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当天,创新生态、生命健康、金融创新发展、投资贸易便利化、人才、规划和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等9个专项支持措施也同时发布。


1、四个“得天独厚”诠释独特优势

自贸区南京片区揭牌仪式现场。来源:南京江北新区

今年8月30日,自贸区南京片区正式揭牌,到今天已经过去100多天。从炎炎夏季进入隆冬时节,自贸区建设的“热度”不减。自贸区南京片区的禀赋好、优势多、前景广,是一个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的改革开放“潜力股”、创新发展“增长极”。

发布会上,张敬华用四个“得天独厚”诠释了自贸区南京片区的独特优势:

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自贸区南京片区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与长江经济带“T”字形交汇处,承东启西、联南接北、沿江近海,是长三角辐射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重要节点。

长江经济带。资料图片

生态本底得天独厚

自贸区南京片区坐拥9公里的滨江风光带,背靠120平方公里的老山国家森林公园,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生机勃勃。

魅力滨江。浦口区供图

空间资源得天独厚

40平方公里的规划面积,整体开发强度相对较低,存量未用土地相对丰富,是苏南为数不多的可供整片规划建设的黄金地块。

江苏自贸区南京片区区域范围示意图。江北新区供图

战略机遇得天独厚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战略在此交汇,自贸试验区和国家级新区“两区”金字招牌在此叠加。

长三角城市群范围。市发改委供图

让我们更有底气的是,南京作为省会城市、特大城市、中心城市,GDP已连续10个季度保持8%及以上的增速,位居我国东部地区GDP超万亿元城市首位。

而新区发展更是态势迅猛、领先一筹,近五年人口净增80多万,直管区GDP增速达13%,不断强化着南京片区的竞争发展优势。所有这些,都将有力支撑自贸区南京片区干在前、走在先,实现高质量的探索跨越。


2、自贸区南京片区的主攻方向

揭牌以来,自贸区南京片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的重要指示,围绕国家赋予的“两区一平台”定位,进一步突出“闯”的重点、选准“试”的焦点、谋划“改”的亮点,提出要把自贸区南京片区打造成为新时代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三个高地”,即创新高地、产业高地、开放高地。

打造创新高地

就是聚焦创新名城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支持关键技术突破,充分激活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使创新成为自贸区南京片区最鲜明的底色。

江北新区产业技术研创园。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打造产业高地

就是围绕打造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两城一中心”,突出自主可控这个关键,不断提升产业发展能级,争当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的排头兵。

江北新区打造“两城一中心”。来源:南京江北新区


打造开放高地

就是做好服务国家战略的“大文章”,探索开放型经济、枢纽型经济发展新路径,形成效率更高、接轨国际、竞争力强的一流营商环境。

南京港。南京日报记者 丁劼 摄

在这一过程中,南京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贯穿工作始终,加快构建体现时代要求、契合南京实际、具有示范意义的自贸区体制机制,真正担负起“试在江北、用在南京、服务全省、贡献全国”的战略使命,使之形成鲜明的南京特点,做到全省最优、全国一流。


3、“1+9”措施支持发展

此次发布会出台了《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支持措施)以及投资贸易便利化、财政奖励、教育卫生健康国际化、人才、创新生态、规划和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生命健康、集成电路、金融等9个专项支持措施。旨在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全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创新先导区、现代产业示范区和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逐步建成投资贸易便利、服务体系健全、金融创新功能突出、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全域联动效应明显的中国自贸试验区新标杆。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行政服务中心。江北新区供图

1个总体措施

《中共南京市委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第一部分

重点体现了打造全域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优势。

第二部分

聚焦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鲜明特色,重点体现打造创新国际化优势。

第三部分

重点体现打造“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发展优势。

第四部分

重点体现打造国际人才集聚的特色优势。

第五部分和第六部分

重点体现“政府服务精准化”的工作导向。


9个专项措施

1《支持构建一流创新生态体系的若干措施》

重点围绕创新的要素集聚化、平台国际化、产业高端化、服务便利化,构建一流创新生态,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在政策支撑、平台建设、产业扶持、科技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

2《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主要涵盖集成电路企业成长、产业创新两个方面。

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江北新区供图

3《支持生命健康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主要分为扩大委托登记权限,优化审批服务流程;拓展知识产权保护领域,提升质量技术服务能力;优化进出口监管,打造便利化服务平台等3个方面。

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来源:南京江北新区


4《支持金融创新发展的若干措施》

包括提升片区金融机构集聚能级、推动金融业对外开放合作、促进跨境投融资发展、大力发展私募股权投资、构建金融科技发展新高地、打造知识产权金融创新中心、发展绿色金融等。

位于江北新区的扬子江新金融示范区项目。南京日报记者 冯芃 摄

5《支持投资贸易便利化的若干措施》

从发展贸易新业态、创新双向投资政策、提高贸易融资和信用保险水平、支持口岸及海关特殊监管区与自贸试验区联动发展、提升退税结汇便利化水平等五个方面提出相关政策举措。

6《支持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

聚焦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鼓励人才在南京片区就业创业、放宽服务业人才从业限制、提高人才市场化服务集聚度、完善人才安居服务保障、加强人才在宁公共服务、探索更加灵活的用人机制等方面。

7《支持强化规划和自然资源要素保障的若干措施》
主要分为优化用地空间布局、保障产业发展需求、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完善管理服务体系4大方面。

南京江北新区市民中心。来源:南京江北新区管委会

8《支持加大产业资金引导力度的若干措施》

主要涵盖产业发展、创新驱动两个方面。

9《支持教育和卫生健康国际化的若干措施》

覆盖教育国际化和卫生健康国际化两大部分内容。

4、解读:这些支持措施全国首创

【关键词】法治园区

在自贸区南京片区建设全国首个法治园区,同时加快推动引进律所、仲裁、公证等境内外高质量法律服务机构。支持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庭、南京知识产权法院及南京环境资源法院并落户片区。

知识产权法庭。来源:南京江北新区

【解读】

建设法治园区乃全国自贸区首创措施。是否具备公开透明的法治环境,关乎创新因子能否充分活跃起来。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域投资便利化,自贸区南京片区将建设江北新区法治园区,完善知识产权协同保护机制,推动知识产权检察室实质开展工作,做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

【关键词】首创性改革创新

鼓励首创性改革创新。对于自贸区南京片区试点经验,按被省级部门向全省复制推广、被省委省政府向全省推广或国家部委向全国推广、被国务院向全国推广三个档次,对主创团队给予一次性奖励。对于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属于公务员的,给予三等功及以上相应等次的奖励,企事业单位人员优先推荐各级劳动模范。

江北新区研创园前竖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标识。南京日报记者 姚强 冯芃 摄

【解读】

此项举措也是全国自贸区首创政策。为进一步完善精准化服务促进机制,江北新区鼓励首创性改革创新,通过对团队和个人的奖励,服务带动江北新区乃至全市的营商环境提升和前沿新兴智能产业培育。

【关键词】人才举荐委员会

根据《支持人才发展的若干措施》的专项措施,设立自贸区南京片区人才举荐委员会,自主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建立片区境外人才引进服务平台,做好人才需求搜集和人才引进服务。对在片区工作的高端人才,根据产业类别,最高给予个人经济贡献90%奖补,对境外高端紧缺人才给予个税税负差额补贴。

腾飞大厦。来源:江北新区

【解读】

设立自贸区南京片区人才举荐委员会是全国自贸区首创措施。人才是第一资源,硬实力、软实力,归根到底要靠人才实力。南京片区人才举荐委员会将完善社会化市场化人才认定机制,引入“举荐制”,自主制定人才评价标准,同时建立片区境外人才引进服务平台,做好人才需求搜集和人才引进服务。


5打造省内一流、国内公认的自贸片区

下一步,自贸区南京片区将坚持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双向带动”,用好制度创新和政策工具“双轮驱动”,发挥国家级新区和自贸试验区“双区联动”优势,用好用足用准自贸试验区深化改革开放的自主权、优先权,充分激发创新活力,持续增强改革动力。

强化“首创意识”

对照国家对南京片区定位要求,积极探索首创性制度创新,积极主动对标国际,强化制度创新系统集成,打造省内一流、国内公认的自贸片区。

在“下一代互联网国家工程中心南京创新中心”内,大屏中实时“闪现”每个IPv6地址的访问情况,运行情况、数据量。通讯员 蔡汉青 南京日报记者 崔晓 摄

强化“答卷意识”

对照先行区要求,在完善投资促进机制上求突破,在营商环境建设上求突破,加快打造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

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南京片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江北新区供图

强化“经验意识”

对照示范区要求,集中火力猛攻先进制造业总量提升,大力推进自贸区金融创新应用与新金融中心建设联动,以国际化视野构建产业体系,加快打造自主可控现代产业体系。

中央商务区新金融中心立面效果图。江北新区供图

强化“协同意识”

对照长三角一体化要求,推进区域融合发展,深化科创制度创新,推进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互学互鉴制度创新,打造最优区域一体化营商环境,努力实现与上海、浙江自贸区联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