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师傅的耳朵不太好,拆迁工作那时候落下了毛病,你们和他聊天要大点声。”近日,小编跟随中街社区的工作人员来到宁波市镇海居家养老中心和润园,在那里,我们见到了正在办公室伏案疾书的“老年红袖章志愿者”队长,何福海老人。
中街社区是老龄化严重的社区,老年人占社区总人口的32%,其中75岁以下占72%,75岁以上占28%,社区有健康低龄老年志愿者118人,高龄老人129人,空巢老人32人,失能、半失能老人24人,失独老人5人,重度残疾人22人。
而何福海老人可是中街社区出了名的“拼命三郎”。而这名号的由来,得从三年前,中街社区拆迁工作的启动开始说起。
“当时,区里刚开始开展拆迁工作,很多政策大家都不清楚,社区老人偏多,接受度低,所以初步工作很难推进。一天,我和吴敏书记一起探讨,想了个办法:组建一个老年志愿者队伍,由老年志愿者带头拆迁,然后每人接任务按片区或者人数去和居民沟通,带动他们签约。”何福海回忆说。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何师傅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每天睡觉闭上眼睛也在想第二天要去哪里、怎么劝说......手机成了24小时“棚改热线”,何师傅办事靠谱,为居民着想,有什么政策问题或难题居民都来咨询他。连续数月“拼命三郎”式的工作强度和长时间接听电话,让他的身体状况透支,后来突发性耳聋被家人送往医院,但在住院期间,他也放不下拿手机,放不下信任他,找他咨询的棚改居民。
2008年,何福海的小家被评为“浙江省绿色家庭”。十年前,何福海所住的银店弄小区开始居民自治,他所住的那幢楼获评“绿色文明楼”。再后来,他将家里的“绿色”带了出来。
在和润园的二楼,有一个露天平台。何福海说:“刚开始的时候我把家里的绿植带来这边养,想着可以美化环境,后来身边的老年志愿者们一起加入,社区也很支持我们,专门开辟了一个‘小花园’。”现在这里种满了花花草草,大家把这个地方取名为“留绿园”,老人们可以在这片土地上种植自己感兴趣的农作物和花卉,甚至草药,不仅可以让老年人在劳动中锻炼身体,还可以美化环境、慰籍心灵。
去年,因骆驼老街拆迁,许多居民反应骆驼桥河道边的道路上有一个凸起来的土坑,过往的电瓶车一不注意就会被“绊倒”,非常危险。知道这个事情后,几个老年志愿者马上赶到现场,干起了修桥补路的活,顺便还把从银店弄到骆驼桥头的整条老街路面的石子、淤泥清理得一干二净。何福海说,原本路过老街骂骂咧咧的老太公现在看到他们都笑呵呵的,“说真的,我们在为老年人立榜样,有些年纪轻些的老年人看到还会拿着家里的扫帚帮我们一起扫咧。”
据了解,截至目前,何福海手中的“老年红袖章志愿者”花名册上已有80余位老年志愿者。这几年来,他们每天做着一些看起来微乎其微的小事,如清理道路垃圾、监督垃圾分类、种植绿植、帮助城管设摊等等。但就是在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中,他们的队伍在慢慢壮大起来。因为,他们是用“心”在为这个“大家”做事,越来越多的老人被他们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所感染,自愿成为其中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