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全网黑的陈芊芊,老公婆婆却宠她7年:女人“作”,有人“宠”

2019-06-16     少女恋物癖

探讨“代际关系”的综艺《我最爱的女人们》自开播以来,一直话题不减。

前有因“遮不好镜头”被老公张伦硕指责“她就是懒”的钟丽缇;后有因独自找酒店迷路,被婆婆埋怨“不接电话”的蔡少芬;而自爆有“离婚协议”为妻子王黎雯保底的杨烁更是被“不具有法律效力”的言论分分钟打脸。


透过荧幕我们发现,印象中成熟、独立、干练的女性,在回归到婚姻与家庭生活中,一样是“力不从心、有苦难言”。

而另一边,“又作又懒”的陈芊芊倒是被全家人宠成了公主。


早晨起床,兴致勃勃地准备过把游戏瘾的袁成杰屁股都没坐热,就开始为老婆的“化妆事业”东奔西走。


一会儿被要求取粉色化妆包、一会被使唤找粉扑、一会儿又去准备45度的热水,对话间隙,还要回应来自陈芊芊:“宝宝,你想我了吗?”的撒娇式盘问。


甚至就连婆婆对她也是十分尊重:陈芊芊撒娇作妖,婆婆气定神闲、懒得插话;看不过“抗拒运动”的儿媳妇,但也绝不会干涉她的生活方式。


有人说:“女人不作,男人不爱;太懂事,不过是没人宠。”

凌杂米盐、人性百态,没有哪一种处世方式可以成为评判的“标准”。但不可否认的是,好的感情,的确离不开女性在关系中的“引导作用”。

而一个有着成熟的感情观,又懂得去享受依赖的女性,她的“作”知轻重、有态度,往往有着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作”不等于“有求必应”

一直以来,舆论对于“作”这个词的解读都比较负面。

尤其是在感情关系中,遇上一个“作男”或者是“作女”,意味着生活中的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被ta“作”成大型逻辑辩论场,有理说不清,反倒被倒打一耙,成了导致感情破裂的“罪人”。

前段时间,在知乎上看到有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我曾经被一个很爱的男生痛骂了一顿。

他说你总说我打电话不专心,和朋友打牌,因为这闹脾气,但你有没有想过,我和你打电话的时候,你也三心二意和你的同事聊着天,把我尬在一边;

你要求每天早晚准时报备,微信半小时内必须回复,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和空间,和你解释了不下八百遍,你从未理解过;

你总爱把追你男生的截图发给我看,我感觉我就是其中的备胎,我知道你很优秀,追你的男生不少,但是你太作了balabalabala之类的话。

虽然分手是我提的,但现在特别后悔,这是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作’,也不懂得把握相处的尺度。



同样的情况还发生在另一个知友身上,只不过这次是男友“作”走了她。

有一天我和朋友在外面吃肥肠面,人非常多,又吵又挤,我要付钱,端面,怕手机丢了就放在包里。这面吃了大概不到20分钟,我没顾得上看手机,结果就出事儿了。10多条未读聊天记录,都是这位前男友发来的。“你在干嘛呢?”“喂!”“干嘛不理我?”“你忙你也回一个吧,不回消息是怎么回事儿啊”“靠!” ……我赶紧回:“我刚刚在吃面没看手机。”发出去,结果发现自己被拉黑了…


一谈恋爱就失去自我,总是想通过无理取闹的方式“博关注”其实是非常幼稚的巨婴心态。

用“弱势的我”来绑架伴侣、证明被爱、填补极度缺乏安全感的内心,那对方一旦选择不合作,也就意味着感情不会再有起死回生的余地。


我们需要爱情,不是为了去给别人当“爸”、当“妈”,或者是为自己找个“儿子”、“闺女”,小心呵护、有求必应。

是希望能棋逢对手、势均力敌,遇见一个真正愿意且有能力一起探索世界、分享彼此的成年人。


“作”不等于“不独立”

陈芊芊的做法也被很多网友贴上“不独立”的标签,有人认为,生活中芝麻绿豆大的事儿还要不停地使唤男友实在是“太作”。

但正如蔡少芬所言,在经营一段感情的过程中,女性讲感性,男人谈理性。

她们渴望在关系中成为被关爱、被宠溺、被保护的一方,这是人之常情。而“作”也并不能代表她不独立。


前端时间,靓靓袁咏仪的“经济独立论”被赞上热搜,她说“我就是非常独立,独立到很少用自己的钱。”

为什么明明是非常不讲理的话,但就是让人恨不起来?

因为这种表达所传递出的,正是大部分女性都渴望的情感状态——我期望能有人爱我,给我机会肆无忌惮地“作”。


记得在去年热播的综艺《幸福三重奏》中,“作天作地”的大S曾饱受网友诟病,尤其她那句“女人吃虾一定要男人帮你剥”,毫无道理的发言一时间震惊四座。

但后来汪小菲的一段回应可谓是给无数人“上了一课”:

她老公愿意给她剥虾怎么了,生了俩健康的宝贝,走了一趟鬼门关还不能让老公剥虾啦? 连让老公剥个虾皮都不敢奢望,那我劝你好好审视一下自己的婚姻,如果还没结婚的,最起码找个尊重自己的老公吧。



在外人眼里,说出“剥虾论”的大S似乎一身的“公主病”,但在汪小菲那里,这叫尊重。

从前的大S,和蓝正龙在一起时,要永远保持优雅女神范儿,她不能作;和周渝民在一起,她永远要扮演那个知心大姐姐的角色,独立成熟懂事,她也不能作。

只有在汪小菲面前,她才能袒露出柔软的一面,变成一个娇嗔满面的“女孩”!


最关键的是,她“作”的不仅自得其乐,汪小菲也非常享受被依赖、被需要的感受。

记得汪小菲教大S骑自行车,结果却“用力过猛”把妻子吓哭,生闷气的大S回到小屋后直接把门反锁,而站在门外的汪小菲下意识地嘟囔了一句:“这孩子”。

为小事撒娇、闹脾气的大S才是汪小菲渴望的妻子。

优秀自律、独立强大?大S做得已经不能再好了。

或许在与世界产生链接的过程中,那些累人的要求永远都是用来约束自己的,而不是对方。


“有分寸的作”是感情的保鲜剂

很喜欢陈芊芊对于“作”的定义:

我很爱我老公,我觉得好的夫妻关系应该是能达到平衡的状态,就是每个人都去找这个平衡,比如你高一点,那我就低一点;你低一点,那我就再上来一点。 一定要让老公有他的存在感,我觉得这样爱情才会甜蜜。


与老公袁成杰相识十年,结婚七年,彼此间的互动还能像热恋情侣一样甜蜜,这种经营之道正是在于对“平衡”的拿捏。


很多人常习惯用“作”来否定女性在感情引导中的正面力量,但无论外人看来这两个人的相处模式多么奇葩,只要双方能够找到这段关系的平衡点,彼此都感到幸福,那就是没问题的。

而且“有分寸的作”也是一种保持沟通、避免矛盾深化和升级的非常有效的途径。

比如在先导片中,两个人准备出门,袁成杰自顾自地在玩儿游戏,而陈芊芊手忙脚乱地在化妆,很多女性在陷入这种境地时,肯定是憋一肚子火。

那此时撒娇喊老公帮忙、递一下东西、做一些不痛不痒的“后勤工作”就是一种沟通,是告诉对方“我的日常里有哪些流程”。

通过撒娇的方式平和地表达需求,是让自己舒服,也让对方有“参与感”的完美方式。


在知乎热门话题“有那些道理是你结婚后才明白的?”中,高赞回答说:

男人来自火星,女人来自金星不是没有道理。你觉得他对你不如从前,并不是因为他不爱你,而是有时候你不‘作一下’,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爱你。


袁成杰在节目中告白陈芊芊时,眼圈泛红地说:“这十一年我很幸福,因为你很辛苦,而我做的还不够。最遗憾的是,你两次生孩子,我都没有陪在你身边。”

不喜欢陈芊芊的人觉得她矫情觉得她难搞,但谁又能明白,在小事上“作天作地”的她,背后为这个男人付出了多少?


电影《霍乱时期的爱情》有这样一句扣人心弦的台词:“请把爱情想成一种优美的状态,它并不是一种手段,而是万事万物,有始有终,自生自灭。”

“作”从来都不是捕获爱的手段,而是让爱情“优美”起来的方式。

其实不用刻意去效仿任何一种模式、听从任何一种道理,只要先去成为一个成熟的大人,真诚、善良、能为自己的情绪负起责任。

那和她谈恋爱,应该是另一个人的福分啊!

互动话题

你今天“作”了吗?

你的伴侣够“作”吗?

欢迎大家来分享你与ta“作天作地”的日常~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95b-2sBmyVoG_1ZiHn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