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录取迟迟没消息?不妨试试这几招也许有变化

2019-07-21     授人以渔竿

流火的7月除了天气炎热以外,还有考生和家长们的心情也是“毛焦火辣”啊!此时,各地志愿录取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很多考生都查到了自己的录取情况,但还有许多考生查询十几次、几十次,依然是显示的无录取信息。每天盯着电脑,隔个十几二十分钟就查一次,天天搞得自己焦头烂额。其实,考生不必这么瞎忙活,做好以下三点才是正解。


1、关注征集志愿及时填报。

每年本科录取的一个批次结束之后,都会有该批次的征集志愿。各大省份的教育考试院官网会把未录取满的学校展示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这张表填报征集志愿。一般这些省份征集志愿的开放时间很短,基本上就几个小时。因为要逐步进入之后的录取进程,所以时间紧张。

注意,征集志愿是不影响你之前填报的志愿。如果你高考后填的志愿把你录取了,那么就不会进入征集志愿的录取。反之,如果你没被录取,就会进入征集志愿。建议还没有被录取的学生都可以把征集志愿填一下,万一学生运气不好滑档了,或者被退档,那么就能进入这个征集志愿,填报征集志愿,相当于加一道保障,避免本来是一本的学生滑到二本去


​2、本省考试院官网查不到,可在报考大学招生官网查询

考生如果在自己省份查不到结果的话,可以登录所报考的大学的本科招生网,有些学校是可以直接查询学生录取情况的,如北京理工大学。有些学校会公布各省录取的最低分数线和最高分数线,如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在本省考试院官网上查询,可能会有一些延迟。

如果真的非常心切的话,学生去查一下该校的最低录取分数线,如果比这个分数高,并且自己也是服从分配的话,那么基本上稳了。


3、了解7种考生电子档案运动状态,心里有底才不慌。

在高招录取过程中,网上录取管理系统一般设置了7种考生电子档案运行状态。以下是考生通过省教育考试院查询通常得到的录取状态。

(1)自由可投:表示目前还未投档或该考生的档案没有投出去或投出去后又被学校退档,如是被学校退档,计算机只记录学校退档的理由。

(2)已经投档:表示省教育考试院已将考生电子档案投给了高校,但高校还未下载投档信息。

(3)院校在阅:表示高校已下载了投档信息,正在审阅考生的电子档案。“院校在阅”并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高校将根据考生成绩、专业志愿、体检等情况确定是否录取,阅档后还要把不予录取的考生电子档案退回。

(4)预退档:表示该考生因种种原因高校不予录取,高校向省教育考试院提出退档并等待审核,对每一个预退档的考生,高校都必须注明退档的理由;省教育考试院录检审核时,如发现考生退档理由不充分,将提交给院校重新审阅考生档案并作出相应处理。

(5)预录取:表示高校准备录取该考生,并在网上将拟录取名单提交给省教育考试院,等待省教育考试院网上录检审核;“预录取”也不表示考生已经被录取,省教育考试院将对高校是否严格执行招生计划,是否严格按照高招政策及学校招生章程录取进行审核,对符合录取要求的将审核通过,对不符合录取要求的考生将提交给院校重新审阅考生档案并作出退档处理。

(6)录取:表示省教育考试院已审核通过高校提交的录取申请,后期将打印录取新生名册,办理其它各项录取手续。

(7)退档:表示考生出档院校后,分数或身体等无法满足所填报专业志愿的要求,且不服从专业调剂;考生因个人原因提出申请自动放弃相应高校的录取结果,并根据有关规定办理了退档手续,此类考生将不能再进行本批次其它任何高校的录取。

考生录取须经过投档、阅档、审核等一系列程序,每个批次的录取,均需要经过一个周期才能完成。毕竟我们的高考成绩已成定局,填报的院校也无法更改,在家干着急也没有什么用。所以,我们应该放宽心态,做好我们能做的事,然后静候佳音。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D-yPFWwBmyVoG_1ZNs_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