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酱旗下网红主播自曝惨痛经历,监控拍下的一刻看怒无数人

2019-12-02     瑞思英语官方

11月25日下午,Papi酱旗下知名仿妆博主宇芽称遭男友家暴,并曝光一段自己被拖行的监控,点击播放量达到上亿次,引爆网络。


宇芽在视频中讲述了自己被男友数次殴打的经历。



在半年时间里,宇芽遭到多次家暴,被男友拖出电梯殴打、被男友穿着鞋踩脸、被男友抓住肩膀往地上摔、被男友脚踢脊椎骨……


宇芽表示,自己和男友是去年认识的,对方曾有过多段婚姻,也有家暴历史。之后,男方的两任前妻主动找上门告知有同样的遭遇。视频中,三名受害女性,吐露了男方的整个家暴过程。


宇芽说很后悔没有选择第一时间报警,并在当时选择了沉默——“正是由于一而再,再而三原谅他,最终导致了后两次最为严重的家暴。家暴只有0次和一万次的区别!希望这一次还不晚。”


据全国妇联统计,在中国的2.7亿家庭中,30%曾经遭受过家庭暴力。


但是,有许多受害者,却不能够在遇到家暴时立刻意识道自己遭遇的是家暴……




家暴的恐怖之处,在于摧毁。


这种摧毁,在黄渤和段奕宏主演的电影《记忆大师》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记忆大师》的设定是,每个人可以通过高科技删除掉自己想要忘掉的记忆,电影里的黄渤因为想要和妻子徐静蕾离婚,于是在故事一开始,便通过这种手段,抽离了自己对于徐静蕾的情感记忆。


不愿放弃这段感情的徐静蕾,提出让黄渤重置记忆才答应离婚的要求。


黄渤由此去记忆医院里重新装上那段往事,然而,阴差阳错,却装回了一个犯罪者(段奕宏饰)的记忆……


记忆里,是一张又一张被家暴女性的面孔,是一段又一段、撕心裂肺悲伤欲绝的人生……


犯罪者自小生活在一个充满暴力的家庭,母亲常年被父亲殴打,却在父亲的眼泪和忏悔中,一次又一次回头。终于,暴力持续进行,母亲习惯了,年幼的孩子,却无力承受,用自己的方式解开了这种痛苦的循环:杀死自己的母亲。


成年后,他又杀死了一个又一个被家暴的女人。他杀死那些女性,没有犯罪的负疚感,也没有杀人的恐慌,那一刻,他暗自替那些死去的女人开心,有一种解脱的快感。


影片的反转出现在结尾,犯罪者装载了黄渤的记忆,他唯一一次被终止的犯罪是因为在黄渤的记忆里,感受到了爱这件事情。


徐静蕾与黄渤记忆中的一见钟情、婚后多年的情深意重、人性的善念与美好,唤醒了犯罪者内心深处的柔软,他忽而想起人生的美好,为何要摧毁呢?


瑞士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过一句话:“当爱支配一切时,暴力就不存在了;当暴力主宰一切时,爱就消失了。”


两个极端,相互角力,爱是温暖的救赎,暴力是犯罪的根源。当暴力胜过爱时,便有了摧毁,有了伤害,有了折磨,不仅仅体现在身体上,还有可能落实在精神层面。



每次出现家暴的新闻,总有网友留言:为什么不离婚?为什么要忍耐?


很多情况下,孩子都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为了孩子忍忍吧!”

“孩子这么小,总不能没有爸爸吧!”


孩子是每一个母亲的软肋,是最不能触碰的地方,哪怕自己心里再苦再难,总不愿让孩子跟着自己一起受罪。


可是,生活在暴力阴影下的孩子,不但会被恐惧笼罩、习得暴力的行为方式,甚至还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观和婚姻观。


前些年央视有一段采访,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的前妻李金,就曾遭受过严重家暴。


两人的女儿用画笔,描绘出爸爸疯狂施暴的样子,年仅三岁半的小女儿甚至愤怒地喊道:“我要杀了爸爸!”


心理学研究表明,经常发生吵架、殴打的家庭对孩子的不良影响,要大于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电影《记忆大师》里,那些为了孩子而不敢离开施暴者的女性,她们的孩子又如何呢?


其中一个女孩对着爸爸怒吼:你管我妈去哪了,她就是死在外面也比回到你身边好。


另外一个孩子,则给自己的妈妈吃了安眠药,流着泪说:我真的不想再看到你被他打了。


比父母离婚,更让孩子害怕的是:眼睁睁看着父母生活在痛苦中,彼此折磨。比妈妈不在身边,更让孩子恐惧的是:每天活在妈妈会被打死的恐惧中。


父母各自破碎的人生,没有任何爱和快乐的关系,才是对孩子最狠厉的荼毒。


家庭关系心理学的灵魂人物海灵格一直强调:所谓亲子关系,本质上,是夫妻关系。


父母相爱,才是对孩子最好的爱。否则,仅仅形式上的维系,改变不了本质上的伤害。



另外,Professor还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有些人对于夫妻吵架闹矛盾的事情看得太过理所当然。


有些女性朋友在遭遇家庭暴力后,和周围亲友倾诉,有些亲友却这样开导:“两口子吵架动手,磕磕绊绊很正常,这辈子不都是这么过来的吗?”


不错,夫妻双方难免会有矛盾发生,但是这个矛盾,也有个界限吧,不是所有的摩擦都可以视为简单的“矛盾”。


就像开头宇芽这件事,已经上升到了这种程度的伤害,就绝对不能视为简单的“夫妻矛盾”,更不能采用“和稀泥”的方式去一味“劝和”。


家暴,不是小打小闹的家务事,已经属于犯罪行为。


2016年3月1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实施。条例中除了提出拒绝家庭暴力行为之外,还颁布了“人身安全保护令”。


夫妻之间,亲子之间,情侣之间,一切家暴,都是犯罪。


每一个受害者都有向外求助的权利和选择,每个受害者都可以离开这段错误的关系。


下面有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对身受家暴摧残的人提供一些帮助:


家暴发生时:

(1)保持冷静,不要顶撞和刺激施暴者,避免受到更多的报复性伤害;

(2)远离厨房,以免施暴者用锐器伤人;

(3)注意保护自己的头、颈、胸、腹等身体重要部位;

(4)尽可能地向亲戚、邻居、朋友、路人求助;

(5)制造声响和大声呼救,引起旁人注意;

(6)躲进有电话可求助的房间,如有可能,将施暴者反锁在门外。


家暴发生后:

(1)向公安机关及时报警;拨打全国妇联妇女维权公益服务热线:12338;向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妇联求助;

(2)保留暴力现场原貌;

(3)24小时内到医院验伤和治疗、并保留证据;

(4)及时保存证据:告诫书、证人证言、报警记录、验伤报告、书证、视听资料、悔过书等;

(5)及时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


遭遇到家暴时,请一定记得,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


Professor点评:


无论曾经的感情是亲是疏,对于家暴,只能无比坚定地说不!


不要对施暴者心生怜悯,也不要在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试图拯救他,以德抱怨,何以报德?


我们要做的,是认清对方的真面目,割舍掉过去那段惨痛的关系,及时止损,充满信心地迎接和拥抱新的生活。


不念过往,不畏将来,余生,你我都值得更美好的生活。


关注公众号“瑞思英语”,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zUFx24BMH2_cNUgPt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