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15亿特效吊炸天的《狮子王》,为什么一点也不好看?

2019-07-16     武侠小王子

《狮子王》在今年7月份登陆国内大银幕,比好莱坞早了有4天。作为90年代迪士尼最经典的动画,《狮子王》的光影魅力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狮子王》的故事翻拍自莎士比亚的《汉姆雷特》,讲述了狮子王为父报仇,最终登上草原之王宝座的故事,而以动物视角展现人类的恩怨,极具有创新意义。

《狮子王》的故事远离美国和现代社会,把背景放置于非洲大草原,电影更着力展现了非洲草原的辽阔和壮美,浑然天成的景色让观众震撼。

自1994年至2004年十年期间,《狮子王》共出品了三部曲。而这次真人版15年后回归,也是迪士尼特效巅峰实力的见证。

真人版《狮子王》足以证明迪士尼无与伦比的特效技术。在CG的渲染下,动物的每一个毛孔、每一个细微眼神,都能让观众清晰瞧见。

动画的角色放入现实世界之后,完全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而动物间的生态和阶层关系正如一个人类小社会,权力的斗争由人类延伸到了动物。

在配乐大师汉斯·季默的操刀下,真人版《狮子王》的场景和音乐相得益彰。视听方面的极致享受,也印证了当下日新月异的电影特效。

毕竟技术只是电影的辅助,在真正的故事面前,技术并没有对电影的走向起到决定性作用。因为故事的停滞不前,技术反而成为了鸡肋。

就真人版《狮子王》来说,题材依然照搬了94原版。因为缺乏创新,导致了情节的雷同,千篇一律的叙事体系反而让人觉得乏味。

或许是太过于遵循原本的设定,新《狮子王》在创新层面,并没有达到好莱坞的平均标准;过于依赖特效更反衬了好莱坞匮乏的创新能力。

真人版故事依然是遵循了94版,甚至在大部分场景上,更是原版动画的再现。包括刀疤杀死木法沙,火海中辛巴和刀疤的决斗、猎狗围攻刀疤等著名场景。

或许以真人版演绎《狮子王》满足了一代人的心愿,可在完成了真人版的造梦之旅后,这部电影仿佛失去了其本来应有的意义。

而辛巴是一代国人关于好莱坞动画的美好回忆,这部电影或多或少是为了展现以前的情怀。于中国早于好莱坞上映,正是认准了中国人对辛巴的情怀。

可在上映4天之后,电影只取得了4亿的票房,与预期相差甚远。内地没有达到票房预期;致使在好莱坞上映之后也将引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随着观众近几年对好莱坞审美的疲劳,真人版《狮子王》在特效之下的旧花样,并没有引起观众太多的共鸣。特效之下,剧本成为了《狮子王》最大的软肋。

从今年上映的电影来看,似乎也证实了好莱坞创作的乏力。《小飞象》和《阿拉丁》皆双双扑街,《黑衣人》更折戟沉沙。

《狮子王》即便用尽了好莱坞的所有力气,但依然无法解决创新乏力的问题。

在《复仇者联盟4》告别大银幕之后,好莱坞的观影人次和票房皆出现了大幅度的下滑,后续的电影如何拯救暑期档,依然是个未知数。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ufIDmwBmyVoG_1ZISH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