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由陈木胜执导,古天乐、刘青云和张家辉主演的《扫毒》以热烈浓郁的兄弟情义、令人热血贲张的动作场面,用口碑赚票房,成为当时的一匹黑马。
第一部的成功,促生了《扫毒2》。
自上映至今,这部并非原班人马出演的续集,在“双向”评价中票房一路走高。目前,实时票房已经反超《蜘蛛侠:英雄远征》,总票房已过6亿。
《扫毒》由陈木胜执导,从做杜琪峰的助理到成为独立导演,陈木胜的作品贯彻的始终是 “情”与“义”。他善于将血、泪交融,在决绝酷烈的拼杀打斗中,凸显“情义”的暖和柔。
陈木胜的电影中,多的是柔情铁汉、情义男儿。也因此,很多时候被指“煽情”太过,导致剧情薄弱。
《扫毒》当初的负评中,就包括“厚了人物,薄了剧情”。
到了《扫毒2》,虽然导演换成了邱礼涛,但作为续集却依旧延续了上部的精义,刘德华的“余顺天”也好,古天乐的“地藏”也罢,包括苗侨伟的“林正风”和其他配角,身上最显著的标签都是“情”和“义”。
不过,作为个人风格同样明显的导演,邱礼涛有着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判断和切入角度。这么多年,他驾驭过黑帮、恐怖、三级、喜剧。他的身上,体现的是香港这个城市所特有的“混杂”气质。
邱礼涛的作品很少给人以“精雕细琢”感,而是一种粗粝的狂放和尖锐。他对于黑色主题有着偏爱,《扫毒2》中的割喉、坠楼、枪击等戏份的处理,明显是他的趣味所在。
而屠宰场那场戏,则明显是在“回味”邱礼涛自己的经典作品《人肉叉烧包》。
《扫毒2》所讲述的“天地对决”,既是正邪黑白之间的对决,也是兄弟情义的撕裂。
相比较来说,“余顺天”比“地藏”的人设塑造更丰满有层次。幼年时,父亲吸毒过量致死,埋下了他对毒品的憎恶;成年后,女友离去和被迫亲手惩治兄弟,是他脱离帮派转行的动机;儿子的死亡,加深他对毒品、毒贩的恨,这份恨里,也包括他对昔日兄弟“地藏”彻底的失望;之后,妻子在枪战中被杀,是导致他崩溃、癫狂的最后一击。
对于余顺天来说,“毒”就是他生命中的阴影、恶魔,他与“毒”相抗数十年,直到成为金融巨子,被万人瞩目仰望,却依旧没法摆脱“毒”的纠缠,并因它家破人亡、一无所有。
所以,他最后才会以命相搏,誓与罪魁同归于尽。
而“地藏”的转变,则是因为一次蒙冤受罚。但是对比“余顺天”的转变线路,“地藏”由白转黑的过程,显得说服力不足。
既然你们都觉得我错了,那我就干脆错给你们看!
这样的“地藏”,更像是一个“熊孩子”,因为在自己信任的人那里受了委屈,就作天作地用堕落来惩罚自己。
没有铺垫、缺乏过渡,让这个“天地对决”的主角之一,由此显得单薄、扁平。
但是古天乐用演技弥补了角色身上的不足,张扬跋扈、邪气暴戾、玩世不恭,填充了“地藏”的“血肉”。
概括来说,无论是余顺天还是“地藏”,身上都有着明晃晃两个大字——不甘。
余顺天不甘被幼年阴影掌控,所以一路挣扎、拼搏,让自己成为力量的拥有着,想用光明去驱散被“毒”笼罩的地方,同时照亮、温暖自己。
“地藏”不甘被信任的人误解、忽视,但他却用染黑自己的方式,去吸引对方的注意。所以,屋中堆积如山的钞票、美艳的女伴、越来越大的地盘,才换不来他的快乐。
因为他真正要的,从来不是这些。
前作《扫毒》中是“铁三角”阵势,到了续集中这个阵势依旧保留。
“两代杨过”+“杨康”的组合,本身就是本片的亮点。
苗侨伟的“林正风”,类似于上部中刘青云的角色,是抉择、平衡般的存在。但是相较于刘青云的“马昊天”,“林正风”身上即使有了父亲、警察的双重责任,也并不能像前作中一样,与另外两个“角”抵立、对搏。
看《扫毒2》的过程中,有两种感觉最为强烈。
一是“过瘾”。
影片除了刘德华、古天乐、苗侨伟这三个主角外,还汇聚了张国强、郑则仕、林家栋、李灿森等“黄金”配角。即使他们在片中戏份不多,但多年看港片累积的“情怀”在遇到这些熟面孔时,就不止是“眼熟”可以概括。
而之前曾“同框”合作过《龙在边缘》、《呖咕呖咕新年财》的古天乐和刘德华,时隔17年后(《门徒》中未有对手戏,故此不计)面对面飙戏,两个影帝桂冠加身的“戏骨”,为观众呈现出了“1+1大于2”的效果。
再加上片中激烈的枪战、追车戏份,结尾处的地铁追逐战更是让人耳目一新。短短几分钟内,两辆车从地面越下自动扶梯、在人群中轰鸣飞驰、坠入地铁轨道,被急速行驶的列车推挤着飞速前滑,尖利的摩擦声、迸溅的火花中,穿插的是两个生死对决的男人杀气腾腾的眼神。
二是“心酸”。
很多观众都发现,近些年的港片中老是那几张熟面孔。
刘德华、古天乐、刘青云、张家辉、郭富城……年龄平均一下,已在半百开外。回想港片的高峰时期,百花齐放、满园鲜妍,到了如今却是一派日薄西山的“晚景”之象。
但即便如此,这些曾经的香港电影人,也依旧在尽己之力,撑着这断壁残垣。
昔日有记者问古天乐为什么不来内地拍戏,他说自己想为香港电影做点事。
这次拍《扫毒2》,刘德华原本不是“余顺天”的扮演者,但是定下了古天乐演“地藏”后,他发现找不到合适的演员来演“天地对决”中的“天”。
缺人,是香港电影界如今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
新生代演员中,没有人能够挑大梁独当一面;像刘德华、古天乐这样有演技有号召力的,时间、精力都不允许他们在幕前拼杀。
观众抱怨“老是他们几个”,但这背后是香港电影的没落,也是他们这些电影人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