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生活可以变得好,也可以变得坏;可以活得久,也可以活得不久;一个人,应该活出自己并且干净。也许有短暂的迷茫和彷徨,但一定有属于自己的精彩!用师傅的话:“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当我们拒绝学习,又渴望成长,生活在矛盾中,将让自己活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当我们喜欢接受新鲜事情,尝试着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学习、不断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终有一天你会明白生活的真谛。
改变是痛苦而寂寞,同时迎着冷眼与嘲笑。生活就是这样,当你的思想想朝着好的方面前进的时候,身边总会有诧异的眼神在质疑你的行为,这怎么可能呢?因为有很多时候连自己都不敢相信能完成。通过两年的戒烟行为和不间隙的运动锻炼让自己把20年的烟给戒了并把体重降下来,才发现一切皆有可能。对自己狠一点,短暂的痛苦,是为了长久身体健康。
身体永远只有自己知道好与坏,不要把拼命工作当做一种借口而忽略它。追求理想的生活是没有问题,但一定要恰到而止。透支身体来换取荣华富贵不要也罢,这一定不是我们亲人所需要的。
生活在别处,活在当下,心灵就要处于一个至高的境界。建设自己的心灵品质不是一句空话,而必须践行它,才能有效果。心灵品质的高低取决于我们的态度和修行。一个人,不管以前经历过什么,有多坏,一旦被圣贤文化所吸引一定会放下迷茫的自己,做改变、做调整。
我们都不是圣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点,但态度截然不同,呈现不同的结果。比如:老子天下第一“傲”性实足,却不知一山更比一山高,自己只是井底之蛙。如:虚荣心实足,表里不如一。这是一种社会普遍现象,我们都喜欢听好的,喜欢得到别人的认可,过分表现,过于追求那种虚荣的过程,而忽略了我们艰苦奋斗的苦衷。有一句话说的好:“你在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父母在家啃着馒头过着日子。”
生活在别处,不要急于求成,久病乱投医。有一种说法:“病入膏肓,神仙也救不了。”敖迈、嚣张是一种病态。病的深度不同,造就我们看待事物,处理事情的态度不同,最后结果不同。
敖迈、嚣张是当今社会一种普通现象。有时候,我们伪装坚强,把自己包裹起来形成一道看似坚强的墙。向外界宣告,我们练就刀枪不入的本领,武功盖世。
敖迈、嚣张的良药是谦。谦让是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五千年传承下来的一种优良作风。谦让,不是懦弱和退让,是一种包容态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阳明先生说:“与其成为数顷之无源的塘水,倒不如成为数尺有源的井水,如此才能生机无限。”
人就是这样,固执和执着活着。当你的酒馆对全世界打了洋,子弹在心头上了膛,请告诉我今后将如何扛。上帝相对每个人是公平,关上一扇门,也打开一扇窗。没有过不同的坎,只有走不完的路。生活的态度,对于我们任何人不是写在脸上的沧桑,而是经历过岁月洗礼后的那份从容和担当。
生活在别处,我们找寻很久的影子,它是模糊不清。也是一直以来渴望得到那种幸福的模样。
俗话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先立志,让生活有目标和希望。就像黄家驹海阔天空歌曲中唱到:“怀着冷却的心窝飘远方,风雨里追赶雾里分不清影踪,天空海阔你与我可会变谁没在变,原谅我这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也会怕有一天会跌倒。。。。。。”
人是理性与感性动物。人有思想和识别能力。成功必须专注过程,而非结果。过份追求结果一定是痛苦而不快乐的。生活就是这样,通过行为作用与反作用,你对生活态度越阳光,回馈的一定是暖阳温暖整个心田。反之,你对生活态度失去希望,黯淡无色,回馈一定是冬日里寒冷万千。
我们都不是圣人,孰能无过。我们只是在学习圣人的行为标准,让自己足够优秀,让自己能够去承担更多的责任。传承圣贤文化一定能帮助自己从身心得到全新提高。
一首光辉岁月结束文章:“钟声敲响归家的讯号,在他生命里,仿佛带点唏嘘,黑色肌肤给他的意义,是一生奉献,肤色斗争中,年月把拥有变做失去,疲倦的双眼带着期望,今天只有残留的躯壳,迎接光辉岁月,风雨中抱紧自由,一生经过彷徨的挣扎,自信可改变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