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流传已久的央企中化集团收购山东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000830)一案,在经过各种波折之后,终于柳暗花明。10月29日,鲁西在其官网发布了两份署名日期为10月30日的公告。
公告要义如下: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收到控股股东鲁西集团有限公司通知,公司实际控制人聊城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与中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2019年10月29日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聊城市国资委原则同意对公司控股股东鲁西集团进行战略重组,以向中化投资无偿划转所持鲁西集团部分股权等方式,促成中化投资成为鲁西集团的第一大股东并取得控股权。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实控人变更。公司同日公告,中化投资收购鼎晖嘉合、鼎晖化工合计持有的鲁西集团39%的股权已完成工商变更登记,中化投资成为鲁西集团第二大股东,第一股东仍是聊城市国资委(持股51%)。
特别提示:
1、鲁西集团有限公司本次筹划的重大事项可能导致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但目前尚未签署正式交易协议。正式交易协议的签署需待进一步磋商,能否顺利签署,存在不确定性。
2、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次实际控制人可能发生变更的事项尚需获得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聊城市人民政府等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能否获得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存在不确定性。
3、截至本公告披露日,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仍为鲁西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聊城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4、即便完全顺利,本次交易走完法律手续可能需要1-3年。一般而言,在此期间,鲁西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销售策略以及执行层的人事组织等不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对目前聚碳酸酯市场行情及供应的实际影响不大。
此前中化已在江苏连云港投资256亿,涵盖60万吨PDH、65万吨苯酚丙酮、24万吨双酚A和40万吨环氧丙烷。
至此,中化几乎完成了聚碳酸酯全产业链的布局:
具体在聚碳酸酯领域,中化几乎已经在大风、鲁西、利华益维远、三星(乐天尖端)、出光、奇美、sabic、泸天化等国内外主要PC厂商的分销体系当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上述PC厂商的某些产品型号,中化在中国市场上甚至有绝对的定价权。另外,同为央企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一般称为中石化,非中国中化集团)和沙特基础工业投资公司以50:50的股比共同出资设立了中沙(天津)石化有限公司,该公司拥有已投产的35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及正在施工建设中的26万吨/年的聚碳酸酯装置。
如果顺利并购鲁西,中化将直接获得从双酚A到聚碳酸酯颗粒的合成生产能力,以及从聚碳酸酯颗粒到PC耐力板、PC阳光板产品的能力。如此一来,从石油的勘探开发到PC耐力板、PC阳光板产品的生产销售,中化把PC板材几乎所有的产业链条全部掌控在自己手里!
这种长度的PC产业链条,在人类化工史上从未有过,聚碳酸酯的发明者——德国拜耳(现科思创)也仅仅拥有后半段的产业链条而已。由于聚碳酸酯PC应用的广泛性、中国市场超过300万吨的新旧料年消耗量及超过5%的年度复合增长率,可以预测的是,中化可能通过其各级控股公司轻而易举进入到聚碳酸酯的改性生产、聚碳酸酯简单半成品的生产,甚至在若干年后会进入到其余相对复杂PC成品的生产(比如说收购LED灯生厂商,进入照明成品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