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 开团了小达人的点读笔和点读书 (戳蓝字查看),很多妈妈不知道自己的孩子的年龄段应该买些什么书,所以我突然就想跟大家聊聊关于陪孩子读书的感想。
其实每个阶段适合小朋友们的书还真的不太一样。
0岁-1岁
给0岁+的小朋友看的书其实不是没有发,反而很多,别看他们不认字,甚至于连图也不太认得,但婴儿期是视觉、听觉和触觉疯狂发展的时期,多刺激总是好的。
一说给小婴儿的,首当其中就是布书,因为撕不烂、吃不到肚子里而且还有哗啦哗啦响的机关,特别适合小宝宝在手上和嘴里摆弄。
左边是大荣,右边是依依。话说孩子口欲期来的时候,布书那简直是最好吃、最磨牙的东西。因为布书就是为婴儿量身定做的,所以选材普遍比较安全,如果孩子非得要叼个啥的话,叼布书肯定是比叼衣角要安全。
布书就说到这儿了,因为它基本就是玩具,孩子月龄大点能教给他上面的图案叫什么也就仅限于此了,启蒙的功能性不强(话说这个阶段也启蒙不了啥)。
接下来我要说的就是有声书。
科学技术的发展,孩子们的读物不仅日趋丰富,形式也多样。
我印象中,大荣出生那会儿点读书还不是那么普及,他的第一本有声书是按键的,虽然内容很局限,就那么几首儿歌来回按着听,但即便是如此,按按键然后就能听见响声对对宝宝来说也是一大新奇的发现。因此小小的大荣也是乐此不疲,很喜欢按。
给大家看下铁憨憨李大荣!这本书陪伴了李大荣的0-1岁期,后来慢慢大了也还是会按。
有声书在我看来,是个很好的发明,它虽然内核就是个儿歌机,但是却把书这个概念代入到了小婴儿的世界中,虽然不认字,但是依旧可以翻一翻,看一看。
后来到了妹妹,也依旧是很受欢迎,每次给她准备辅食的时候,怕她乱动掉下来,都会把这本书甩给她。在我看来,有按键、有声音最大的好处,就是让孩子能消停一会儿。
但有声书也有缺点,除了输出内容单一,还很爱坏,能用多久,完全看人品。我家里买过两本有声的儿歌书,一本知道现在还能听,当然孩子们也长大了,不听了。另一本买回来1个月就不响了。
上图就是很快就不响的那本,还是本英文的儿歌,数量也比之前那本多,但是它不响,就是一本废书了,除非我自己照着书唱给孩子听……
话说,买这书不就想让孩子自己玩去吗,我给它唱,还要书干啥?直接唱不香吗?
因为这两本都是正规渠道的正版书,谈不上质量很差,当然也不排除小朋友碰巧就喜欢这本书,所以更是全凭运气。
1-2岁
对于1岁+的孩子来说,我认为普通的纸质书并不合适他们,他们并不一定能听懂你念的啥,甚至压根就不听,但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撕!
这是李大荣小时候撕的第一本书,至今它还在家,只不过就是这种残破状态了。
比起这种常规绘本,我会更推荐洞洞书。
这种书一般都是很硬很硬。很厚很厚的硬纸板做的,孩子撕不烂是其一,而且基本没字,有字也很少,主要是花花绿绿还有洞或者机关。
对于低幼宝宝来说,字其实没那么重要,因为他们也不看的,色彩艳丽的图画,最好是能带动他们的小手,翻来翻去就可以了,主要是让宝宝去发现。
但洞洞书也有弊端,就是页数少、只有洞,孩子可看的年龄范围比较窄,1岁到2岁能玩上一年就差不多了,孩子会很快对它失去兴趣。
所以这个时候就要隆重推出它的进阶版——机关书。
这里就不得不提《小熊很忙》,因为这套书陪伴了大荣跟依姐入园前的好些个岁月。
这个书是大荣2岁多的时候买的,妹妹才几个月。当时买回来李大荣就特别喜欢,因为这是他第一次看到有机关可以拉拽、翻开的,而内容也很讨喜,都是小熊跟小伙伴们的探险。
李大荣最喜欢的是寻宝小海盗,可能每个小男孩都喜欢挖宝吧?妹妹最喜欢的是参观恐龙园,因为妹妹是个恐龙控。
这个书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已经是有点小儿科了,所以我都不放书架的明面儿上,都是放在抽屉里,但只要是他俩没事儿翻着了,就还是会饶有兴致的玩一玩,讲一讲。
三四年过去了,这书还是很坚挺,虽然磨损的还挺厉害的,可见孩子们没少摩挲这书,但封面和里面的机关大都没有坏掉(只有一本圣诞节的封面的机关掉了),这也是我单另拉它出来讲的原因。
机关书不同于其他书,它好玩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各个零件会被孩子不停地拉拽,其实是很容易坏的。能坚持这么多年屹立不倒这一点就很宝贵,这样我就可以一直保存着它们,等孩子们长大了之后再去回顾小时候的书,会想起很多以前美好的亲子共读的回忆。
因为我买的早,所以这个书当时没有点读版,但因为它原本就没多少内容,所以并不影响孩子自己玩的很嗨。现在出了点读笔,就更好了,因为它原本就是国外引进的书,中英双语,有了点读笔点读,瞬时解放了家长。
在这里我想提醒一句,机关书跟立体书还不太一样,机关书对于小月龄的宝宝来说是非常好的,可以锻炼手眼协调性,但并不是什么会动的都是机关书。
有一种像贺卡一样的立体书,这个不推荐,因为立体书实在是太脆弱了,小宝宝手没有分寸,分分钟就撕坏了。而且立体书的价格比较昂贵,所以不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小朋友。
2-3岁
我是比较推荐2岁以上再开始集中讲绘本的, 当然,你也可以适当下放到1岁半左右,但再小就没有必要了,因为小宝宝get不了太复杂的句子,我就干过给一岁左右的李大荣读格林童话,不是一脸懵逼,是完全没有在听。
李大荣是在1岁9个月左右开始,愿意踏实听我把绘本讲完的,在此之前,我说讲书他就会跑掉,或者听上一页就跑走了……从来没听完过。
而带领李大荣进入绘本世界的书,不是别的,就是“大卫”。
要说大卫这套书,在我看来应该是家家必入款,我周围几乎没有哪个小朋友不喜欢大卫的!因为那调皮捣蛋的事情,太有趣了,而且画风也很幼童化,小孩子看完就觉得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情。
大卫的生活,没有那么多上纲上线的规矩,都是一个一个啼笑皆非最后有很温暖的小故事,像极了我们日常的生活。
很长一段时间,李大荣只接受大卫这一套绘本,其他的故事都一概不听。但1岁多的小孩子可不会老老实实的听故事。
这也是为啥我说2岁可能是读绘本的主力军,但你也可以适当下放到1岁半开始,后半句我得补全,那就是别心疼你的书,基本上他愿意听的书,都会七零八落的。
这本大卫我是真的没少拿胶带粘,当然,侧面也说明它受欢迎的程度。
除了大卫,还有好些,有名的如《我爸爸》、《我妈妈》、《跟屁虫》、《小威向前冲》、《白兔与灰兔》、《爷爷一定有办法》等等。
2岁是个绘本入门的好时间,但并不是硬性规定的,早点晚点开始都可以,我只是给大家一个年龄界限的参考,这个年龄段宝宝的智力发育和理解能力包括注意力都比较成熟,可以开始讲绘本了。
当然,一开始还是要先买一些字少的、内容简单有趣的、最好一两分钟就能讲完的,因为理解才能听懂,听懂才能持续专注地听,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孩子心智达不到这个阶段的话,就得等一等。
这个时候就能看得出来男女生口味的差异了,大荣小时候讲最多的是大卫,而依姐最喜欢讲的是《我爸爸》和《我妈妈》,当然,还有小熊很忙。
每个小朋友的口味不一样,不要想着买一本孩子就爱一本,那不可能,都得老母亲真金白银地试。
图为《我妈妈》内页实拍,它的每一个句子都很简单,而且图画具象不会让孩子分心,非常适合刚开始引入绘本的阶段。虽然页都掉了,也残破了,但侧面也说明它利用率有多高。小孩子很专情的,你会发现,他爱上一本,好几个月就只要讲这一本,想要换个别的都不成。
除此之外,如果小朋友不喜欢枯燥的讲故事,我们就可以引入点读书了。
点读笔呢我认为是1岁+小朋友就可以入手的东西,它天然有声音,这就比枯燥的绘本要吸引人很多,是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好帮手,同时你偶尔走开一下下,它也是看娃的好帮手。
但是呢通常点读笔厂家都不会这么写,因为还是怕万一有什么安全隐患啥的,自己担责任,这就跟好些玩具都写3岁+,但其实一两岁也可以玩一个道理。
不过即使可以玩,也需要在大人的陪同下使用哈 ,起码要在眼皮子底下玩,不能放任不管,所以保险起见,我把它归到2岁以上的小朋友推荐使用的商品里。
因为大荣时代点读笔还没有那么普及,所以依姐是真正赶上了点读笔的红利期。
一岁多吧,刚会走的时候我就买了爱看屋的点读系列给她,这样我就可以干点别的,她自己戳戳点点的能玩好一会儿。
话说,放孩子一个人玩一会儿,是非常重要的培养专注力的手段,我极其怀疑依姐现在能做得住画画和练琴,跟小时候经常一个人自己在那摆弄东西有关。(因为是老二了嘛,我的事情就比较多了,所以我们家老二经常自己玩。)
而且点读笔的发音可比我们这些普通人标准多了,不管是唐诗、儿歌、英语还是故事,发音都很标准,更适合孩子的语言启蒙,如果家里是老人带孩子有口音的,我觉得点读笔是很重要的,起码你得让孩子有机会经常听到普通话,他将来才有可能会说普通话。
但点读笔也是种类繁多,爱看屋是价格比较划算的经济型,全套买下来加笔也不过三四百的样子。但是它有不足,就是比较低幼一点,要说海量资源和英语启蒙的配套书,肯定是不及小达人和毛毛虫,所以今年依姐到了要学习的年纪了,我就入了小达人,用来给孩子们读牛津树纠正发音用。
3-4岁
随着宝宝年龄越来越大,听绘本的专注度越来越强,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后,我们就可以适当的找些情节复杂一点的,有故事性或者科普意味的书给孩子。
我挑了几本从依姐去年到今年讲的频率最高的绘本,因为哥哥年纪大了,他三四岁那会儿的口味我都记不住了,所以只能以妹妹的为例。
这四本是比较有代表性的,当然不是全部,他们几乎都是成套系列的其中一本。
其实绘本也分好多种的。比如宫西达也的恐龙系列,这个我家恐龙妹超爱的,但缺点就是有点长,得讲10-20分钟,这属于网红绘本,跟大卫啦、我妈妈之类的一样,名声在外,国外引进,但都是妈妈口口相传的好绘本。
还有一种是没有那么出名,但也是获奖绘本,比如右下角小恐龙的那个情绪管理类的绘本,画风一看就是外国人的,偶尔会感觉这个画风有点水土不服的感觉,但成年人的审美大多比较固化,不像小孩子,什么都能接受,他们喜欢就成。
第三种就是连获奖IP都算不上,但是内页很精美,内容也很好,比如艾薇公主和她的某某妈系列,这套书直到现在也是妹妹的心头好,没事儿就来讲,李大荣也很喜欢听。虽然是女孩子的冒险,但男孩子也很喜欢,里面的每匹马他们都已经能叫出名字了。
最后说左上角的《 凯蒂与食梦兽》,这个是单本的,一本书就一个故事,但也是套装,只不过一册一个主人公是,像合辑一样的,是各种不搭噶的故事,但画风很统一,也是国外的作者,咱们引进的, 但没什么名气,当当上一搜一大堆,完全是我盲买回来的。
这三本是一套的,可以看出画风偏油画,挺先锋的,当时我也是被这个封面打动了,为了让孩子们对于色彩和图画有不同的涉猎吧,反正就鬼使神差的买了,没想到他们还挺爱看。
所以我说买绘本是个玄学,你按照他们的喜好买回来的,可能就是蚊子血,你随便买回来碰碰运气的,却变成了朱砂痣。
如果你持续从2岁就开始讲绘本的话, 到了三四岁这个阶段,基本上市面上的绘本就可以随便买了,都能听得懂,当然爱不爱听是另外一回事儿。
当然,友情提示,不要买太厚的,不然讲死你。现在基本上我每晚讲故事的时间要在=半个小时起跳,因为两个娃,俩人都有不同的喜好,所以必须分开讲。时不时地还会因为先讲后讲而大打出手。
除了绘本,还有一种东西叫做贴纸书,这个也是很好的。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和手部精细动作,依姐超级无敌喜欢贴贴纸,家里的贴纸书也是一大堆。
今天夏天,依姐迷上了贴贴纸,以至于我就各种贴纸书都买回家给她贴,在我看来,她喜欢,又可以消停的做在一边干点啥,就是帮我大忙了,这样我就可以抽身去管哥哥的学习了。
其实贴纸书也分好多种,可能最受妈妈欢迎的就是有教学意味的,比如这个数学的启蒙贴纸,可以让孩子在动手的同时,学习数学知识。但缺点也很明显,需要家长陪同引导,没办法一旁刷手机。
还有一种是开放式的,给你个场景,随便贴,发挥创意的。这个就属于看娃必备了,甩给她一本贴纸书,就可以不作妖不叫嚷,安静地在那消停一会儿。
还有一种是创意型的,贴完就是一个作品,比如小公主变装,是妹妹最喜欢的,所以我都带到搏击场,哥哥练拳的时候,我就给她贴贴纸。某天,我发现李大荣也喜欢贴公主裙,铁汉柔情。另外,荣爸应该也很喜欢,因为他就可以刷手机了。
但这款太小的宝宝还是要慎入的,因为贴的时候必须得很认真,不然就会贴歪或者贴出边线,挺考验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和专注力的,贴不好我家妹妹就会崩溃,对于有完美主义或者处在完美敏感期的小朋友来说,这个书就是灾难。
5-6岁
这个阶段咱们公号里的小朋友大多都还没有达到,所以我简单说说吧。绘本对于现阶段的李大荣来说,还是可读性很强的,但是我们要逐渐把他往自主阅读上面引导,所以带拼音的书可能就要准备起来了。
当然了,李大荣认的字也不少了,他也能读一些简单的书比如这本父与子,他就能读,因为字不多,但是父与子是德国式的幽默,小伙子理解不了,每次都得让我给他解释,会影响阅读体验。
所以单纯的字少简单不是选书的原则,还是要看内容是否孩子能够理解。
到了这个阶段,我会给他准备一些厚一点的书,绘本那种薄本也会讲,但是会有意识地去引导他读字更加多的书。
像米朵朵上学记,这个就非常适合孩子自主阅读,还有拼音,每个故事都有意思,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就蛮好,但前提还是有一定的识字量且会拼音。不过即使自己读不了,当睡前故事亲子共读也是可以的,4岁多的妹妹也会听的津津有味。
同类型其实还要很多,最有名的就是米小圈了,这个书是培养阅读习惯用的,但内核就不那么高级了,所以米朵朵还是米小圈都不重要,自己能读最重要。
进阶一点的就是没有拼音的短片小故事,市面上有好些国外引进的名著故事类,比如以色列这套,它的每一个故事都很短,而且都是那种奇奇怪怪有点猎奇性质的,颇有点短片小说的意味。
每个故事都不长,可以让孩子自己试着读读看,家长需要在一边坐着,孩子不认识的字要去给他提醒。但基本上字都不是那么难,李大荣读成句是可以的。配图也很复古,是孩子从绘本逐渐过渡到书籍的很好的过渡书。
当然,内容孩子喜不喜欢也很重要,这一套我很喜欢,但是李大荣暂时还欣赏不了,因为理解困难点,毕竟有文化差异在。
这套我得隆重介绍一下,因为日本的儿童文学作家,除了宫西达也,我最喜欢的就是他了,宫泽贤治的小说。一本就是一个小说,这个李大荣现在读不了,但以后说不准能读。
它有一定的难度,有点像寓言性质的神话故事,隐喻性很强,文学性很高,但是太小的孩子理解不了,我去年六一买回来带给他们当礼物,今年才逐渐喜欢上这本书,所以读书有时候真的急不来,现在不喜欢,并不代表以后不喜欢。
能够理解逐渐变成欣赏是需要时间的,也需要阅历和知识的积累,所以大家不用着急,到了小学阶段,我认为可以给孩子买一些稍微超前一点的书,哪怕现在理解不了,书就放在那,他总会有天感兴趣去看的。
如果你不买,怎么有机会让孩子去看到呢?
以上就是我总结的各个阶段小朋友适合的书,也算是我给大家提供的书单吧,其实好书还有很多,但是需要自己家孩子和时间的慢慢检验,如果你们需要给我留言,我看看点赞和留言量,多的话可以给你们列一列两小只以往最喜欢看的书目。
最后,放一张哥哥给妹妹讲故事的图片作为结尾吧,读书真的能让人变得智慧而谦逊,最关键是还能拉深志同道合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