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1岁的王凤娣老人,住在郑陆牟家村,生活朴实。
她从来没有向人说起过她17岁时为地下党组织做联络员的往事,也没有告诉过子女,她19岁时挺身面对刀枪帮助共产党员逃离险境的事。
这一藏,
就是72年。
今年,
牟家村收集村民口述史,
“寻根”激情燃烧的岁月,
才聊出了这段往事。
一
王凤娣出生在牟家村承家桥江家湾,家中兄妹3人,她排行老二。
江家湾的环境很像沙家浜,河网密布,河岸芦苇丛生。
17岁时,共产党员江元度秘密找到王凤娣,安排她给地下党员传递消息、负责联络人员。
我年纪小,多次在村里奔走,都没有被人怀疑。当时老党员还夸奖我做得好。
从1945年至1947年,地下党以王凤娣家为据点,经常来开会、养伤。
当时我家有两间半房,我父亲把自己的房间让出来,给地下党员住,人多的时候,就打地铺。地下党员忙,过年也留在我家。
二
1947年,农历六月初十,地下党员衡根兴、江元度、承浩兴等人约在王凤娣家开会,讨论对敌斗争工作。
那天,暑热难耐,大家到室外乘凉时被发觉。保安队长曹志斌带了一队人马前来搜捕。
王凤娣见状,拦在房门口,一边挡住曹志斌不让敲门,一边自己用手砸门,佯装高喊弟弟的名字:“国明,你开门!”
承浩兴在房里听到信号,知道门外有敌情,猛然开门,用枪口顶住曹志斌的胸膛,喝令:“不许动!”随后,其他人高举手榴弹也冲出房门。
敌人被吓蒙了,转身就跑。地下党员立即钻进了屋后竹园。
曹志斌回过神,让人架好机枪,包围村庄。曹志斌一把揪住王凤娣,用枪抵在她脑门上,连声追问:“人呢?”
王凤娣指着竹园反方向说:“往桑田里去了!”曹志斌放手向桑田追去,没有找到任何人。王凤娣乘隙逃了出去。
后来,他们在我家床底下翻出了手枪和手榴弹,把我家给毁了。我辗转到上海亲戚家避风,解放前夕才返乡。
三
解放后,乡政府还没有成立,王凤娣和其他人在一起做一些基础性工作。等到戚墅堰办了面粉厂,王凤娣进厂学习,生活有所改善。“这时候,有工资了。”
后来,她22岁回乡,23岁嫁人,生了3个孩子,两男一女。
王凤娣培养小儿子王义宏考上北京大学,成为恢复高考后武进较早进入北大的学子,现在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做教授。
王凤娣从60多岁卖衣服,一直卖到80多岁,到常熟进货,回焦溪卖,生意做得不错。
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我们靠共产党、靠社会主义致富。不是我一个人过得舒心,是大家都觉得好。
她的事迹被收录在《澄西风云》一书中。当时的武进、江阴,被称为澄西地区。
《澄西风云》记录的是澄西地区烈士陵园管理委员会收集整理的解放战争时期澄西地区革命斗争情况,1990年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她珍藏了近30年。她从来没有告诉过孩子她的过去。今年,和村民聊天,偶然聊出了这段往事。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g15gm0BMH2_cNUg1dq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