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r Young说肝病

2019-10-18     肝博士

前言

中青年医务工作者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主力军,是守护百姓健康、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为了更好的满足中青年医生的学术交流需求,北京华润北贸医药经营有限公司从2017年起打造了liver young平台,迄今已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多种主题的交流会议。

在9月7日liver young青岛会议期间,几位中青年医生代表就目前的肝病现状及他们关注的研究和面临的挑战等话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视频加载中...

点击欣赏精彩视频

顺势而为,紧跟肝脏疾病谱变化趋势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统计,全球约有25%的人患有NAFLD,我国的NAFLD患病率为29.81%(大陆地区)。在丙肝能够治愈、乙肝疫苗广泛普及的今天,非感染性肝病已跻身为我国的第一大慢性肝病,引起了越来越多肝病医生的关注。其中,中青年医生代表李婕教授、李磊教授和蔡大川教授分别根据自身工作内容就目前肝脏疾病谱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畅谈,同大家分享了他们眼中的肝病领域发生的变化。

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李婕教授: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及生活水平的提高,NAFLD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目前我国患病率在29%左右。如何对患者进行科学地管理以及药物干预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其中会涉及脂肪肝特殊的人群,例如:年长人群、肥胖、非肥胖以及糖尿病患者,今后也会将儿童脂肪肝作为关注的重点。

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科

李磊教授:

目前重点关注以下两个方面的相关工作:

一是重症肝病及终末期肝病,主要围绕慢加急性肝衰竭、肝移植的围手术期处理;

二是非感染性肝病。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抗病毒措施的实施、药物可及性的增强、疫苗的接种,感染性肝病增量已被控制,非感染性肝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引起大家的关注。

所以我们目前对脂肪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的诊治也较为关注。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蔡大川教授:

目前,随着药物的不断研发,乙肝抗病毒治疗已实现高效、低耐药的目标,丙肝可实现97%的治愈率(SVR12)。长期随访的结果显示感染性肝病的有效治疗减少了患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生,在感染性肝病领域已取得较好的成绩。

随着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非感染性肝病的患病率不断提高,所以,非感染性肝病已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及热点。

迎难而上,浅析肝病挑战

我国作为一个肝病大国,肝病的临床诊疗工作发展日趋成熟。然而,在医学日益发达的今天,还有哪些肝病临床需求是未被满足的呢?下面,郑明华教授、辛永宁教授、李海教授和李磊教授就日常遇到的临床诊疗问题进行了畅谈。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郑明华教授:

第一,科普工作不到位。很多人没有认识到脂肪肝的危害,有研究表明,NASH已成为美国肝移植的首要原因。随着肥胖的流行,NAFLD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未来我国肝硬化、肝癌可能大部分是由于脂肪肝引起的。

第二,缺乏准确的诊断。在临床过程中,诊断是第一环节,目前我们主要应用B超、CT、磁共振对脂肪肝进行诊断,但是准确性有待提高,很多病人及其病情的严重程度处于被忽略的状态。

第三,目前还没有批准上市的药物用于NASH的治疗。在病人无药可用的情况下,医生如何管理好病人,也是面临的挑战之一。

青岛市市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辛永宁教授:

目前,我们团队围绕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遗传易感性的发病机制进行了相关研究,针对PNPLA3和TM6SF2基因做了转基因动物模型开展相关的机制研究。

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临床诊治过程中,最大的问题是临床上没有获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药物。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评估方面,肝穿患者的依从性较低。

目前应用MRI-PDFF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进行定量诊断,由于收费标准等问题,临床普及还有一定的难度。

天津市西青医院消化内科

李海教授:

目前我们团队主要关心以下两个研究方向:

第一,关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第二,肝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由于NAFLD的发病率及患病率不断升高,NAFLD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业内的关注,可以说是目前肝病研究进展最快的领域,但是NAFLD的预后仍然是目前面临的挑战。尽管所有学者皆认为NAFLD的诊断及风险需要分层,但是目前尚未发现合适的标志物,即使是病理检查,也很难确定和预后相关的标志物,这是我们非常关心,也是我们下一步准备着重研究的。

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科

李磊教授:

目前,国内重症肝病主要是以慢性病毒性肝炎导致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或者慢性肝衰竭为主。个人认为存在以下几点挑战:

第一,随着我们抗病毒治疗手段的提升以及相关政策的推进,大部分乙肝患者可进行规范地抗病毒治疗,不当停药、耐药是乙型肝炎引发肝衰竭的主要诱因之一;

第二,丙肝的治愈率很好,但是由于各种综合因素,目前很多患者使用仿制药,临床上已经监测到由于使用仿制药、药物选择不当、或治疗方案不当引起的慢性肝衰竭或慢加急性肝衰竭。

上述患者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要加强正规的宣教,给相关部门提建议,进一步加强药物的可及性,改善患者获得正规治疗的机会,减少疾病的发生。

直面挑战,多种方式解决问题

面对肝病诊疗过程中遇到的挑战,中青年医生计划如何解决?他们下一步的应对计划是什么?李婕教授、李海教授、辛永宁教授、郑明华教授、蔡大川教授和李磊教授就各类肝病问题的应对措施和未来的工作计划与大家进行了分享。

山东大学附属山东省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李婕教授:

病人的管理、药物治疗等都是目前面临的挑战,个人更关注的是在人群中如何筛选出患者,肝活检是目前唯一能够确诊NASH以及评估纤维化程度的手段,由于其在临床应用受限,如何通过非侵入性诊断方法替代肝脏穿刺活检评估NASH是我们未来要做的。

天津市西青医院消化内科

李海教授:

今后,我们将对脂肪肝患者的临床预后开展相关研究,加强对临床资料及样本的收集,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病理库及标准库,对标本进行相关代谢物的检测,寻找与NAFLD预后相关的标志物。

青岛市市立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辛永宁教授:

我们团队下一步将主要关注以下两方面的研究:

第一,进行NAFLD功能基因组学发病机制相关的研究,争取进一步阐明NAFLD的发病机制,围绕发病机制开展NAFLD药物研发方面的工作。

第二,临床上希望与国内及国际大型药企NASH药物研发接轨,探索药物干预后病情评估方面的工作。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感染科

郑明华教授:

在脂肪肝领域我们着重关注处于疾病进展期的病人,即发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合并肝纤维化的患者,此类患者纤维化处于F2期以上,又处于肝炎的状态,将来发展到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几率较高,所以,如何在肥胖、糖尿病等人群中筛选该类患者,是我们今后的重点。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感染病科

蔡大川教授:

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工作在过去的20年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乙型肝炎疫苗接种使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流行率大幅下降,在目前没有更好药物出现的情况下,我们在追求通过疫苗接种将增量控制的同时,应该把患者更好的管理起来,避免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肝癌。

其次,转氨酶作为抗病毒的指证,应考虑年龄、性别等因素,个人认为应扩大治疗人群,积极解决存量的问题。对于丙肝,个人认为需要关注实现SVR12后更长时间的SVR变化,关注患者治疗后肝纤维化、失代偿肝硬化、肝细胞癌等发生的风险。

安徽省立医院感染病科

李磊教授:

第一,在重症肝病方面,我们正积极地与肝病科、影像介入科、内科、人工肝、肝脏外科和肝移植等科室合作,致力于打造闭合的重症肝病的救治链。

第二,加强遗传代谢性肝病、脂肪肝等多学科的诊疗团队的建设,积极拓展脂肪肝门诊及其检测的工作。

第三,目前脂肪肝还没有引起大众、患者甚至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重视,下一步将加强脂肪肝的宣传教育。

第四,计划加强对基层医院医生及护士的培训,增强基层医务工作者对此类疾病的诊断意识,扩展其诊断思维,早发现患者,改善患者的预后。

未完待续

肝病的诊疗之路是一条崎岖的路,正因为有了这些中青年医生的不懈努力和付出,中国的肝病事业才得到了快速发展。前方的路荆棘丛生,我们期待中青年医生们更精彩的绽放。

2020年北京华润北贸医药经营有限公司liver young项目还将继续,我们明年再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bI14G0BMH2_cNUgh3K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