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贵州网讯(本网记者 张小维)去年以来,安顺市平坝区认真践行“五步工作法”,聚焦产业革命“八要素”,按照乡村振兴发展战略要求,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两大目标,加快推进坝区产业结构调整“规模化布局、特色化选择、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品牌化经营、共享化分配、组织化推动”,坝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初步成效。
走进平坝区,无论星罗棋布的食用菌种植大棚,还是集中连片的高效蔬菜产业园区,随处可见农业产业发展的滚滚热潮。在平坝区云盘大坝食用菌基地,工人们正在忙着将食用菌棒上架。
在云盘大坝食用菌基地,贵州华创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显桃正在给记者计算每个滑子菇菌棒可带来的收益
“自从基地复工我就来了,按件算,平均一天能有120块钱的收入,干得多挣得多,蛮开心的,我家还有4亩多土地流转出来收租金。”稳定工作,光土地流转的租金就顶以前种玉米的收入,平坝区马场田村村民彭成秀别提多高兴。
据贵州华创投资有限公司负责人马显桃介绍,云盘大坝目前设有两条生产线,项目规模约380亩,计划建设食用菌大棚250个,冷库8个,800立方高位水池1个,半自动生产线2条及生产设备等,目前已经接近尾声,项目建成后将建立三个扶贫车间,预计将提供两百多个就业岗位。
在云盘大坝,当地村民将刚运来的菌棒上架
“这批滑子菇到九月份就会长出,每个菌棒可产1.7斤到1.8斤,每斤滑子菇卖3元,除去成本,一个棒能挣2到3块。一个棚有6000个菌棒,预计产值达到3万元!”说话间,马显桃随即拿起一个菌棒,向记者算起每个菌棒可带来的收益。
据悉,云盘大坝位于平坝区十字乡和鼓楼街道,是平坝区2019年创建的达标坝区,坝区面积为11288.97亩,涉及涉及人口24100人。其中,贫困人口380人。坝区主导产业为食用菌和中药材产业。目前,该坝区种植经济作物1169亩。其中,蔬菜627亩,中药材542亩。种植粮油作物500亩。有效灌溉率71.20%,田间道路通达度71.20%,土地流转(入股)率75.30%,新型主体覆盖率75.29%,良种良法覆盖率100%,绿色防控覆盖率61%,保险参保率13.29%,平均亩产值8620元。引进主体有黔安源药科技有限公司、宝仁生公司、华创产投公司等3家公司,合作社9家。
下一步,该坝区将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加快土地流转(入股)进程,尽快实现规模化经营。尽快引进实力较强龙头主体引领产业发展,完善相关利益联结机制,力争实现结构调整突破。最大限度落实农作物参保。
平坝区高田大坝
与此同时,在平坝区高田大坝,九千多亩的蔬菜、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已经栽种完毕。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这是我们高田村以前的真实写照。当时,外村人常说‘养女不嫁高田男’,村里人说‘有男跳出高田山’,是坝区的建成,让我们高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望着眼前大片长势喜人的菠菜,高田村村支书朱高学整理好情绪,向记者介绍起高田大坝的建设情况,目前,大坝面积14760.33亩,覆盖高田、合旺、二官、天龙、兴旺5个村,涉及农民18716人。其中,贫困人口278人。目前,坝区种植经济作物9006亩,其中蔬菜7660亩,中药材1200亩,其他220亩;种植粮油作物1650亩,其中油菜1650亩。有效灌溉率91%,田间道路通达度95%,土地流转(入股)率92.7%,新型主体覆盖率100%,良种良法覆盖率100%,绿色防控覆盖率80.9%,保险参保率24.2%,平均亩产值13070元。坝区以蔬菜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按照“产业发展有市场、生产经营有收益、农民集体有分红”的原则,探索了安顺市平坝区天地合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引领下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反租例包”利益联结模式。2019年,反租例包农户亩均产值13400万元以上,净增纯收入5000元以上。
平坝区青庄大坝
家住高田村的村民耿启志就是高田大坝“反租例包”利益联结模式的受益人之一。“以前一家四口人就守着那一亩三分地,饭都吃不饱,更别说存钱干点别的了。”耿启志告诉记者,自从坝区建起来以后,自己跟媳妇就到里面来做工,一年将近有十个月的务工期,两个人一个月大概有六千来块的收入,再加上4亩土地的流转费,比以前忙活一年到头饭都吃不饱强太多了。
目前,高田大坝农业产业已布局完善,即使在冬闲时节,当地村民依然有工可做,有钱可挣钱,为了让该坝区成为当地村民长久不变的“摇钱树”。下一步,高田大坝将建设完善二官至高田、芦车坝—青庄—塘约基地主通道,形成连片5万亩蔬菜产业规模示范效应,全长约22公里。
除了云盘及高田大坝,平坝区还建设有青庄大坝、云盘大坝等14个高效蔬菜、中药材坝区。其中,2个样板坝区和8个达标坝区均达到考核验收认定标准。2019年,坝区亩产值达8408.74元,坝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3273元。2020年,计划种植高效作物99331亩。截止目前,已种高效作物近20000亩,完成深耕备种近60000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