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势态日趋严峻,以及多项研究证实佩戴口罩对疫情防控特别是无症状感染者防范的重要性。目前在国际上,口罩“戴,还是不戴”已不再是一道选择题。
在中国,科技人员通过持续科研攻关,可重复使用民用口罩材料、新型石墨烯口罩等相关研究,近日获得重要关键技术突破,将服务于疫情防控并为人群健康防护发挥作用。
《自然-医学》3日发表通讯作者为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世界卫生组织传染病及流行病学控制合作中心联席总监高本恩(BenjaminCowling)教授的一篇研究论文称,研究团队招募246名疑似感染呼吸道病毒的受试者,让他们对着用于研究的专门机器呼吸,进而比较在戴口罩和不戴口罩两种情况下,呼出的空气中病毒的相对含量。结果发现,在111名已证实感染冠状病毒、流感病毒或鼻病毒的被试中,口罩减少了呼吸道飞沫中流感病毒的可检测量以及气溶胶中季节性冠状病毒的可检测量,但没有减少鼻病毒的可检测量。
资料图。记者 张金川 摄
新冠病毒(COVID-19)和季节性冠状病毒关系紧密,而且可能具有相似的颗粒大小。因此,研究团队认为,外科口罩能够减少呼吸道飞沫和气溶胶中的季节性冠状病毒,暗示新冠病毒感染者佩戴此类口罩可以帮助减缓病毒传播。
来源: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