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读书日 | 关于阅读,绝对不能忽视的是什么?

2020-04-23   父母世界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

不管你现在阅读习惯保持得如何,每年能有这样一个日子定时给予提醒,把读书这件事重拉回被繁忙充斥的视野,真好!

今天,我们集结了绘本作者,绘本编辑,童书机构创始人,阅读推广人……

同时,他们也是爸爸,是妈妈,是亲子共读践行者……

今天我们就来一场“云约会”,一起聊聊与孩子每晚20分钟的阅读时光怎么过?(文末绘本满100减50!别错过哦~)

01、关于意义

阅读,必须从中获得点什么吗?

做一件事,大人们喜欢追寻“意义”,而说到阅读对孩子的意义,第一个念头非常想听听艾瑞·卡尔怎么说?

《好饿的毛毛虫》是一本流传甚广的启蒙绘本,估计全世界的小朋友都是人手一本!这本绘本的作者,可爱的卡尔爷爷即将迎来91周岁生日(在这里提前祝福生日快乐),这位经历过二战、见证历史和发展,阅历丰富却童心永驻的老人,是怎么看待阅读的呢?

“图画就像我灰暗童年的解毒剂”

(背景:卡尔出生于美国纽约,父母都是德裔,6岁时他随父母举家迁至德国斯图加特定居,在那里度过了小学、中学和大学时光。)

说到童年,我其实有着非常心痛的回忆,当时德国正处于二战,特别是我有一个非常"冷酷"的小学老师。有时我会觉得,那些丰富多彩的图画就像是我灰暗童年的一种解毒剂。可能这也是我的图画首先能让人感到快乐的原因——当然也要从中学习到知识,但是教学却仅仅扮演一个次要的角色:秘密、情感、快乐对我来说更重要。

我小时候没有太多书,但我清楚地记得,当我父亲为我读报纸上的连环画时,我是如何坐在他的膝上看的。我喜欢米老鼠和闪电侠的故事!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我与父亲之间的亲密关系与情感连接。

02、关于阅读

绝对不能忽视的是什么?

“读者分龄,图文分级”

与成年人用知识和经验去判断世界完全不同,每个年龄段的孩子,其认知习惯和生活边界共同决定了其到底能够理解什么样的语言、看懂什么样的图画。

比如6个月大的孩子感官还不是很敏锐,所有的注意力都在跟父母的连接上;1岁之后的孩子感官被刺激后,会试图向外探索、摸索;再长大一点,比如到了去幼儿园的时候,会面临各种转变—既要离开父母,也会交到新朋友,既想出去又害怕。

所以我们讲究“分级创作”,不管是图像还是文字,都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儿童的不同特质,然后来进行创作。

03、关于适读

如何判断一本绘本适不适合?

“阅读分龄要精细”

由于不同年龄宝宝在身体及认知等各方面的发展都存在差异,所以阅读绘本时,不同年龄要各有侧重:

0~1岁:比较适合儿歌童谣类读物、认知启蒙类读物和情节简单的绘本。

1~2岁:正处在空间敏感期,精细动作也在逐步发展,可给孩子提供一些不易撕坏的纸板书,同时也可多多提供一些带有“小机关”的立体书。

2~3岁:宝宝更好动了,是培养宝宝安静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建议家长开始给宝宝建立固定的阅读时段,比如睡前亲子阅读。选书的范围以与孩子生活相关的为主。

4~5岁:上幼儿园的阶段,孩子接触的层面和阅读的层面都在进行广度扩延,孩子也懂得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了。这时候家长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5~6岁:孩子的个性特征开始彰显,不同性别、性格的孩子可能会对不同类别童书有所偏好。同时孩子也将开始从亲子阅读到独立阅读的过渡,选书时注意“桥梁书”的引入。

04、关于选书

孩子该看哪些书?

“把阅读的自由选择权交给孩子”

我女儿很小的时候,每逢周一我都会带她们去图书馆,给她们一个数字,然后让她们自由挑选相同数量的任何想看的书(顺便还可以练习一下数学),她们为此每次都特别开心。

我觉得在任何情况下,都尽可能地把阅读的自由选择权交给孩子自己,这特别棒!小说类、非小说类、漫画类、简单的书、难的书……孩子们需要阅读,在阅读内容上应该有自己的选择,也应该得到鼓励,这有助于让她们更愿意花时间在阅读这件事上。

05、关于共读

如何让亲子关系快乐升温?

“既要有技巧,还要会‘讨好’”

我女儿还不会说话的时候我就开始跟她一起读绘本了,虽然她不会说,但听得懂。一开始给低幼年龄段的孩子选绘本,形式要大于内容,最好带有一些动作性、立体性以及触摸感,故事可以非常简单。记得我和女儿第一次看的是一套“动物朋友神奇立体书”,其中一本的内容是找蝴蝶,书页中间可以抽出很多小昆虫卡片,最后才能找到蝴蝶,她总是会在这个过程中被逗得咯咯笑。

读绘本时也有技巧:一方面,小孩子特别喜欢重复,有些事情对大人来讲已经感到厌烦了,他们却乐此不疲。另一方面,他们喜欢朗朗上口的东西,所以我有时会稍微把绘本原文变动一下,以童谣的形式唱出来。

06、关于执念

孩子钟爱同一本书,真的好吗?

“这是发现孩子真正兴趣点的好契机”

孩子对一本书表现出特别的兴趣,通常情况下是因为这本书里的图画、颜色、形状,或者故事里的主人公或故事本身,与孩子之间产生了某种情感上或者情绪上的密切连接。

他们反复观察和感受这本书,每次阅读都会有不同的发现,每一次都被自己新的发现所吸引,于是一遍遍去重复自己的探索过程,乐此不疲,享受其中。

其实,这也是发现孩子真正的兴趣和爱好点的好契机。父母可以仔细观察孩子的兴趣具体落实在这本书的哪些内容或者部位上。

如果孩子已经可以用语言沟通,可以带着浓厚的好奇和兴趣询问他“为什么喜欢这本书”?好的亲子陪伴和对话也就此展开。

07、关于习惯

如何让阅读成为孩子的日常?

“习惯的养成,环境氛围很重要”

我家大多数时候没有那类直接的感官上的刺激娱乐,只是偶尔会让孩子们用手机看一点比较好的小视频,平时连电视机都不怎么开。再加上我自己很喜欢读书,家里的各个角落,不管是客厅还是厨房,到处都放着书,走到哪儿都可以随手拿起一本,所以孩子们就很容易形成阅读的习惯。

1.《DK小科学馆》

2.《凯迪克大奖系列套装:你好灯塔+小白找朋友+奶奶的红披风》

3.《如果你有动物的鼻子》(套装共5册)

4.《给孩子的大师绘本精选》(套装共17册)

5.《给孩子系列》(套装共12册)

你家宝宝对哪部绘本情有独钟呢?亲子共读和宝宝更亲密,你有什么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