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中国车市遭遇了28年来首次下滑,这个趋势几乎是一发不可收拾,鉴于其中原因,有不少业内人士表示,是居高不下的房价进一步抑制了汽车消费,如此看来,房地产对车企的冲击一定是不良影响吗?我看未必。
比较关注汽车产业的应该都还记得,在今年5月份“巨亏16亿的海马汽车售卖401套房自救”的新闻吧,海马汽车销量不好幸好当年屯了不少房子,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资金上的压力,如今,又一家车企靠卖房赚了一大笔钱。
最近,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因公司在十多年前花了1300万购买的两栋公寓楼,正好纳入到合肥市地铁规划拆迁范围内,被政府征收而获得了2.11亿元的拆迁款,这足足翻了15倍,房产瞬间变成了上亿的现金流,这一次,房地产是立功了。
这对原本经营业绩下滑的江淮汽车而言无疑是雪中送炭,要知道,江淮汽车去年已经亏损7亿元,2019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23.52万辆,净利润下滑了23.46%,那么,这笔拆迁款能拯救不断下滑的江淮汽车吗?
神来之笔的拆迁款
2亿元,可能对于其他车企来说仅占一年净利润的一小部分,不过对于江淮汽车而言,却是一个不少的数目,据江淮汽车2019年半年度报告显示,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5亿元,同比下降23.46%,这2亿元已经要远远超出公司上半年的利润水平。
不得不说,江淮汽车现在造车是一般般,但是当初选购房产的投资眼光还是比较独到的,这十多年前购买的房产才花费1300多万,因拆迁而迅速升至超过15倍,在车市低迷之际可谓是神来之笔,对于江淮汽车的经营压力是有着积极的意义。
不过,从现阶段江淮汽车的经营状况来看,还是不怎么乐观的,近年来采取“商乘并举”的发展战略并没有为江淮汽车带来多大的销量提升,尤其是入局新能源汽车市场后的巨大投入,短时间内没有获得相应的品牌和市场效应,造成巨大的资金压力。
更惨的是,今年7月6日,江淮汽车因排放造假,被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罚了1.7亿元,按照这样的势头发展下去,江淮汽车2019年的净利润很可能是处于亏损的状态,但这2亿元的拆迁款,最少可以弥补罚款带来的资金流失。
在没有获得拆迁款之前,为了缓解资金压力,江淮汽车还把所持有安凯客车部分股份转移,甩掉亏损资产包袱,江淮汽车将不再是安凯客车的控股股东,不再负重前行。况且,拆迁款这个利好消息,在公告出来的第二天,江淮汽车股价一路飙升,当日市值大增3.4亿。
卖房保“壳”的海马
同样要感谢房地产的车企,除了江淮汽车还有海马汽车,但两个车企卖房的性质可不一样,江淮卖房是利好消息,海马汽车卖房是负面消息。毕竟,在经历了两年亏损之后,海马汽车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股票也由海马汽车更变为ST海马。
海马汽车很明显已经处于生死边缘,面临着退市并进行破产清算的风险,为了实现盈利,海马汽车无奈地打起了房地产的主意,在今年两次出售房产共计401套房产,据海马汽车公告称,目前已出售156套,收款5709万元。
虽然房价是不断升值的,但海马汽车的房产房龄大,属于早年的单位集资建房,实用性差缺乏吸引力,这也是其难以售出的主要原因,不同于江淮汽车的拆迁,海马汽车的卖房之路更为曲折也许得像卖车那样进行降价促销的模式才行。
海马汽车2017年和2018年度分别亏损9.94亿、16.37亿,而在2019年中报显示,上半年亏损1.78亿元,很明显,卖房不足以弥补这个资金缺口,所以,海马汽车干脆把其所持上海海马汽车研发有限公司100%股权以8.06亿元转让出去,能卖则卖,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能自救成功吗?
同为自主品牌车企,同样是靠卖房来自救,江淮汽车和海马汽车可以称得上为难兄难弟了,在车市萎靡之际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下去,但通过卖房去获得现金流是暂时的,缺乏核心技术没有创新精神的车企想要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是很困难的。
相对于卖房,这两家车企的车可是卖得比较差的,江淮汽车2019年上半年公司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23.52万辆,同比下降6.78%,除了SUV和新能源车销量是有所增长的,轻型/重型货车、MPV销量均出现下滑。
而海马汽车更惨一些,其8月份的销量为1560辆,同比下滑73.96%,1-8月份累计销量18755辆,同比下滑63.69%,轿车销量最惨一台也没卖出。从行业角度出发,其实卖房的用处已经不大,海马自身的产品已经完全丧失了竞争力,给小鹏代工也很难支撑海马汽车进行盈利,已经属于“凉了半截”的状态。
车市下行,影响最大的其实是那些竞争力较差、体量较小的车企,江淮和海马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缺乏创新精神在啃老本,没有核心技术导致车型产品力低下,加上质量问题频发导致口碑不断下滑,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海马汽车撑不下去是大概率的事情,而江淮汽车靠着新能源这股东风兴许还能撑个好几年,行业优胜略汰的加速,会让那些边缘车企放手一搏,但整体来说,会呈现一个“强者俞强,弱者俞弱”的局面,加大研发投入拥有核心技术才能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