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三八大盖的三八式步枪

2019-05-10   武尚天使

三八式步枪是日本陆军于日俄战争后1907年正式采用为制式武器,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法西斯陆、海军最主要、最基本的武器,一直使用到二战结束(日本战败),用了整整40年。

三八式步枪在中国一向俗称为三八大盖,由于其枪机上有一个随枪机连动的防尘盖以及机匣上刻有“三八式”字样而得名。

三八式步枪的原型是三十年式步枪和三五式海军步枪。在坦克出现后欧洲军方注意到配合坦克进攻的步兵的最佳射击距离为400米内,而非传统的六百至八百米,由此掀开了新的步枪设计理念,各国将制式步枪进行改造并将步枪缩短,成为短步枪,使其缩短射程。就在全世界将步枪长度改短时,只有日本对此趋势不感兴趣,认为真正决定战场进攻胜负的是类似马奇诺的要塞堑壕火力支撑体系。在要塞作战体系下,长步枪的长射程具备的优势不言而喻。日军放弃了更适应机械化坦克集群推进的短步枪而选择了更适应要塞堑壕体系下的,利于肉搏的长步枪。由此,二战中最长的步枪——三八式步枪诞生了。

三八式步枪的优势:射程远:射程高达2400米,有效射程通常为460米~600米;精度高:子弹在400米内有着平直的弹道; 容易训练新兵:三八式步枪的后坐力很小,适合训练新兵;善于白刃战:整体约为1.7米,在近战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

不过三八式步枪的缺陷也很快暴露了出来,也是由于6.5毫米子弹,导致它的杀伤力真实令人郁闷,它的穿透力真实太强了。三八式步枪射出的子弹能够轻松穿透人体,却不会发作翻滚和碎裂,只需不是射中动脉和头部,很难构成丧身危害,乃至不会许多出血。抗战时,许多我国兵士中弹后只需求简略包扎即可继续战役。

型号演变:三八式卡宾枪、四四式卡宾枪、三八式狙击步枪、九七式狙击步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