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留学生86%留居美国?施一公:为什么优秀的学生到了国外

2019-07-27     临沂中公

看到这几天新闻,国际数学奥赛夺冠6名队员中3人保送清华,清华在上海招生录取圆满结束,科创达人张镜如、诗词才女武亦姝圆梦清华;同时,清华大学出国留学生有86%留居美国也成为热议话题。考大学时的梦想,大学毕业后走向,或考研考公务员,或者留学求职……那么上面这个清华大学出国留学生的话题是从哪里开始的?


清华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这个话题的出处是今年1月份清华大学发布的《清华大学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从这份报告中很难得出清华大学出国留学生有86%留居美国这样的结论。事实上,在上个月另一篇文章中,当时的说法是这样的:

根据网上一个机构的统计结果显示,在这些赴美留学的人才中,有超过81%的清华毕业生,选择直接留美工作,返回国内的寥寥无几……这个数据引得很多网友热议,痛斥白眼狼!

其实就算这个没有注明出处的文章,说的也并不是清华出国留学生100人中有81人留在美国,而是在算去美国留学的清华学生的比例,这两者的差别是巨大的。而且,只要认真看了上表,就会明白,大部分清华学子的落脚点还是在国内,比如,2018年总共就有167名清华学子选择正式加盟华为。

将争论的焦点放在有多少人出国,有多少人留在美国,没有多大意义。讨论应该正本清源,重新回到原清华大学副校长、清华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现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那里,站在一个更高的维度来看。

施一公:知足常乐,影响了我们的创新之路

作为一位有情怀的人,施公曾经在公众场合说过这样的话,为什么我们这么多优秀的学生到了国外,也没有多少可以脱颖而出?其中原因,施公归结为四个字——知足常乐。

在他眼中,中国这些优秀的留学生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但让他感到最遗憾的,是这些学生都很满足。施公认为,如果到了海外还是知足常乐,这就是大问题了,因为知足常乐阻碍了我们的创新之路。

其实热议的清华留学生云云不是问题,有多少人曾经留学后再回来的,能以现在的比例来确定他们将来就一定不会回国吗?比如大家都知道的钱学森,比如本文中的施公,也是在普林斯顿任教多年后重新回国,先到清华,再到西湖大学。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O5lRmwB8g2yegND_qB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