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最大危害是对心、脑、眼、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但这种损害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有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特别对肾脏的损害而言。由于肾有着强大的代偿功能,其损害过程可能持续几年甚至十几年,期间有很多蛛丝马迹的信号也往往被患者所忽略,夜尿增多就是一个重要的判断指标。
高血压损伤毛细血管尤其是肾小官
尿液是肾脏产生的,简单地说是由肾脏中的先肾小球过滤血液至肾小管,再经肾小管的重吸收后形成最终的尿液,而高血压对血管、尤其是毛细血管的损伤较大,在肾脏中肾小管的毛细血管会首先受损,从而造成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下降,不仅使尿量增加,而且尿液更为清亮,并非很多人认为的尿里有很多泡沫,这种情况在夜间表现的更为明显。
因此,当高血压患者夜尿增多时,一定要小心早期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应当及时进一步检查,并更加严格控制血压以防损害进一步发展。
夜尿增多的标准怎么判断?
夜尿是指0:00-8:00排出的尿液,约占全天总尿量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大约是350毫升左右,正常人一般夜间不起夜晚,至多不超多两次。如果超过了两次,且尿量超过了750毫升,或者尿量占到了全天尿量的一半,即为夜尿增多。
如果起夜3-4次,也没有多喝水甚至晚饭后不敢喝水也会出现这种的结果,且每次小便量都不少,加起来和白天的尿量差不多,那就很有可能是早期的肾损害。这与患者没有坚持服用降压药,血压控制不稳定密切相关,导致了高血压虽然只有五、六年,却已经有肾损害发生的后果。
所以,高血压患者一定要重视血压的平稳控制,同时还要多了解高血压引起器官损害的早期信号,以便能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高血压的危害降到最低。
高血压和肾脏病是一对难兄难弟,这一点也许你完全不知道?
说起高血压和肾脏病,或许你觉得这是两个独立的疾病。其实,它们有密切的关系。前面已经提到过,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器官之一,同时又是血压调节的重要脏器。肾脏病常伴有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也可以造成肾脏的损害。
这两种相互交叉的病症其实医学专业上也给以了具体的定义,把它称之为高血压肾病 。
高血压肾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肾脏结构和功能损害,分为良性高血压肾硬化症和恶性高血压肾硬化症。前者是由于良性高血压(≥140/90毫米汞柱)长期作用于肾脏所致,后者指在原发性高血压基础上发展为恶性高血压(舒张压>130毫米汞柱)后引起的肾脏损害。高血压和肾损害如果同时存在,会互为因果,互相加重。
会给身体带来哪些危害
高血压与尿毒症
高血压可导致冠心病、脑中风等,但它与慢性肾病之间的关系却因隐蔽性较高而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肾脏是由许多微小血管组成的一个脏器,高血压若长期得不到较好的控制,会导致肾小动脉硬化。这也是为什么绝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肾损害的原因。
这种损害若得不到及时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会进一步加剧,发展到最后就会引起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最终导致肾功能不全,直至发展成尿毒症。
慢性肾病也可引起高血压
慢性肾病也可引起高血压,这就是“肾性高血压”。这种继发性的高血压一般多发在青壮年身上,临床观察发现,肾功能减退越严重,血压会越高,到了肾功能衰竭后期,有80%以上的患者伴有明显的高血压。
如何防治这个复杂的疾病?
无论是高血压肾病患者还是肾性高血压病人,在治疗过程中都必须定期评估肾功能的受损程度并考虑血压控制,做到降压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肾功能。
具体防治方法有以下几点:
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降至140/90毫米汞柱以下,对已发生高血压肾损害的患者,建议将血压降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
高血压患者平时要注意观察是否夜尿增多,是否有晨起眼睑、下肢水肿等症状,如有可能提示肾脏已有损害。
当高血压变得难以控制时,应考虑是否合并了肾脏病。高血压患者一定要定期检查肾脏。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年检查一次,以及早掌握肾脏的健康状况。
当同时有高血压和肾脏病时,降压药的选择和使用必须慎重,应遵医嘱,服药贵在坚持。
治疗原则:定期检查,及早发现,治疗及时
高血压是终身病,对肾脏的损害长期而持续存在,如何及早发现肾损害呢?通常建议高血压患者要定期进行相关检查,比如每年至少要做1-2次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检查,常通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的比值来对肾损害做预测。
但很多高血压患者或者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或是嫌麻烦,或是忘记定期检测这些指标,由于高血压肾病在早期甚至发展到一定阶段,患者并没有特殊的症状表现,从而错过了早期发现的时机,而高血压肾病一旦进展到一定时期即是不可逆的,这样的结果将给患者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