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村听音乐长大的鸡,它过的日子你无法想象

2019-07-26     马山广播电视台

听着音乐,吹着凉风,

饿了吃营养餐,渴了喝山泉水,

时不时补点维生素养养生,

久不久来点“凉茶”降降暑,

每天就负责开心、快乐,健康!

这是什么人过的神仙般的日子?

不,这不是人过的日子,

这是鸡过的日子!

What?

别以为它只会吃喝享乐,

它也是肩负重任的!

它要下蛋,下蛋,下蛋,

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这应该是一只鸡最幸福的事了!

你羡慕的鸡就在林圩的新华村

新华村,位于林圩镇西部,全村1124户、4448人口。在2016年以前,村民主要以传统的种养和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村里产业基础薄弱,没有村集体经济项目。现如今,新华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建起全自动化蛋鸡场,办起了公司,注册了新华村的蛋鸡品牌。

记者走进林圩镇新华村琴塘屯,刚到山脚下就听到鸡棚里传来轻柔的音乐声。走进鸡棚,没有一丝异味,跟室外炎热的气温相比,鸡棚里很清凉。

一排排的鸡正在探头出来觅食。鸡笼下的鸡蛋正在排列整齐地通过传送带自动传送到前台。如果不是亲眼所见,记者都不敢相信,在一个贫困村里竟然有这么一个全自动化的音乐养鸡场。

林圩镇新华村驻村第一书卢勇廷告诉记者,产业是新华村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2018年,他与村两委成员集思广益,结合新华村丰富的土地资源和独特的自然环境。通过“走出去,引得进,促发展”的招商理念,引进南宁企业前来新华村投资发展蛋鸡养殖项目,助推新华村产业项目的“短平快”发展。

林圩镇新华村驻村第一书卢勇廷:蛋鸡养殖在广西来说还是比较独特的产业,广西在这方面蛋鸡是比较少的,所以我们就结合我们的实际引进这个蛋鸡项目。

马山县鑫贝蛋鸡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静:主要看重这里的空气好,适合养鸡,空气、水质都是首选。这里是平果、马山、大化三地的交接处,交通很方便,也有利于发展南宁的市场;周鹿镇、林圩镇,它人口多,消费能力也是比较强,也是吸引我来投资的主要原因。

综合了各种优势,廖静选择在新华村示范园区内投资300万元,发展蛋鸡养殖项目。建设800平方米的育雏场,1000平方米的蛋鸡孵化场、饲料间、化验室,发酵肥处理场等。

按照全国标准化蛋鸡养殖示范场标准建成半自动化蛋鸡栏舍和现代化蛋鸡栏舍,实现全自动控温、控湿、捡蛋、排粪。让蛋鸡生活在23-27度的舒适环境中,听音乐,喝泉水、吃营养食物,快乐地产健康的蛋。

马山县鑫贝蛋鸡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静:长沙畜牧研究所是我们技术指导,我们都是按照科学去养,按照国家的标准去养,我们除了喂玉米、豆,菜、花生油,还给它们补钙、维生素等各种微量元素,也会给鸡吃点清热解毒的中药。

经过半年的努力,2019年1月,新华村成立马山县鑫贝蛋鸡养殖有限公司,蛋鸡养殖正式走上规模化。公司以每年每亩200-400元的租金向9户贫困户租了10亩地,吸纳了6名贫困户到鸡场工作。支付他们每人每个月2500元工资。

2019年5月开始,公司养了2万多羽蛋鸡,每日约产有1000多斤蛋,为了打造属于新华村的特色品牌,公司在马山县注册了巴钟山“鲜鸡蛋”商标。产品主要销往全区各大超市及小区。

林圩镇新华村驻村第一书卢勇廷:我们先从小的做起,我们先把我们的蛋鸡品牌先培育起来,培育起来之后再逐步占领市场,让我们广西人都能吃到自己本地产的蛋。

马山县鑫贝蛋鸡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静:整个广西的蛋占不到整个广西市场的25%,我们的空间很大,我希望把自己做得更好,希望能够占一定份额,能占到10%。

廖静说现如今公司养了近三万羽蛋鸡,日产蛋量2500斤,月营业额在10万元左右,鸡蛋供不应求。下一步,公司将扩大规模,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运营模式,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马山县鑫贝蛋鸡养殖有限公司总经理廖静:鸡粪我们可以做成有机肥,我们就会发动这里周边的农民去种有机菜,我们会帮他们收购,我们也会给他订单去种,带动他们真正地脱贫。

林圩镇新华村第一书卢勇廷:产业的发展不仅是有输血的功能还要有造血的功能,下一步新华村逐步把蛋鸡形成一村一品的品牌,变成马山的品牌,马山的品牌再变成南宁的品牌。通过品牌才能够发挥更大的效率,才能够给村里面更多的老百姓致富。

品牌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

它能给产品带来重要的价值。

林圩镇新华村通过注册商标,

培育品牌这条致富门路,

让一个贫困村变成一个有自己品牌的脱贫村。

我们相信将来新华村会变得越来越好,

也将会带动更多的贫困户走上小康之路。

来源:马山县广播电视台

记者:黄慧玲 程璐 卢韬 蓝莉容

编辑:蒋谭鲜

审核:韦绍群

监制:王宏璇

马山县融媒体中心出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NCmL2wB8g2yegNDueA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