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西部健康人文论坛开幕 郭玉芬提出三点倡议

2019-10-18   陇原健康

10月18日上午,由中国医师协会人文医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生命关怀协会、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健康报》社、《中国医学人文》杂志社、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甘肃省医师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西部健康人文论坛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开幕。

本届论坛以“西部文化与健康人文”为主题,邀请了原国家中医药局科技司司长、原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曹洪欣,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王一方教授,敦煌研究院副院长张先堂,奇正藏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雷菊芳,《中国医学人文》杂志副总编王德,中国生命关怀协会副秘书长袁彦龙等知名专家学者出席论坛,将在为期一天半的时间里,围绕健康人文与医患关系、健康人文精神与医院管理、健康人文在医疗保健机构的应用、医学与艺术的融合等主题,开展一系列学术讲座与交流活动。

郭玉芬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致辞,她指出,医学是一门直接面对人的学科,是一门充满了人文精神的学科,比其他任何学科都更强调人文关怀,要求我们的医疗机构、医务工作者拥有更完善的人性修养、更温暖的人文关怀、更高尚的道德水平。近年来,我国医学技术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医生与病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如何通过健康人文建设让患者享受到更加贴心、更加温暖、更具人文关怀的服务,拉近医患之间的距离,改善医患关系,是我们这一代医务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

郭玉芬在致辞中提出三点倡议:一是以人文精神指导提升临床水平。行医是一种艺术,而非交易;是一种使命,而非简单的一份工作。要时刻保持对病人的尊重、热忱和关心,时刻保持对职业的神圣感,对生命的敬畏感。要细致认真地问诊,既要了解病人的状态、情绪,也要了解病人的工作、生活、睡眠等情况,坚决不开不必要、高成本、有创伤、有危害的检查和药物。要在提升临床技术的同时更加注重提升临床水平,让医学回归应有的人文关怀,让医生回归健康保障的本职,重拾老百姓对医学和医务人员的信任。二是以人文精神改进医疗服务质量。要重视与患者的沟通,站在患者的角度上理解患者的心理与情绪,减轻患者的忧虑。要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注重患者的体验,维护患者的隐私和尊严。要以“强管理、重规范、优服务、抓细节、补漏洞、提质量”为手段,不断优化服务链条,完善服务流程,做优服务细节,为患者提供贯穿医疗服务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的人文关怀,使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始终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和人格的尊严,更好地消除病痛、缓解病情、减轻痛苦。三是以人文精神提升医院管理水平。一年成功靠机遇,十年发展靠规划,百年不败靠文化。文化建设是医疗卫生行业回归人文、回归本质、回归公益性的标志,是医院改革发展的战略方向和动力来源,有文化根基的医院才能不断地发展壮大。要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将人文精神体现在医院管理的方方面面,努力建设“让人民满意、让员工满意、让社会满意”的公立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