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1996年,我们上高中地理课时,老师就给我们讲解书本知识,其中就重点提到过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不能重复资本主义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二十多年了,这段论述犹言在耳,记忆深刻。如今,因查环保,一批一批的企业关停了。
停工令下的小老板又哭了,厂子被迫关停了,贷款咋办,员工咋办?工厂被关8个月,欠银行贷款又失业,房贷,两孩子上小学,母亲70多岁,被迫得只一天睡一两个小时,都不知如何活下去!觉得整个人都踩在棉花上,一想这些全身冒虚汗!伤害已造成,空气是免费的,但饿啊,孩子也要吃饭啊?这样下去,是守着,还是变卖设备,从此踏上打工路?
很多小企业就是因为太小,所以上不起环保设备。这个时候需要成立行业协会,尽量将小企业整合在一起,集中上环保设备。这样容易议价,企业有了稳定的预期,同时规模效益也提高了。经济要发展,企业要转型,条条金光大道,不是非得污染环境才行。儿时那清澈的小溪,戏水的小鱼,现在确实臭水沟一条!改变过程是非常艰难,有困难就不做了?
个人觉得最大的污染,第一烟囱,再者就是汽车的屁股比烟囱厉害百倍,冬天等灯时,尾气就像下雾,想想全国有多少车子在燃烧!我们小时候没车,烟囱也不少,怎么天那么蓝?
污染,没了健康呼吸的空气,癌症等等疾病随之而来,医院人满为患,重症监护室一天的费用有时多大你一年的工资,恐怖。但不环保的工厂能不能从长远考虑,把污染空气的设施设备多加装些过滤环保系统,可能增加了一些成本,但长远看职工可以有活干,工厂也不关门呢!
吃饭温饱问题和环境保护问题在某个历史阶段是存在互相矛盾的,既要吃饭还要保护环境,小企业挺难的,打工者也挺难的!望大老爷们动动腿,用用脑,多做调研,根据实际情况去下停工令!毕竟,民以食为天嘛!
主要产业没有初发展的经历,不明白污染有多大,一下就上中段的,发现污染了,因为收入高而不理污染,你了解一下电镀哪些,别的国家从头到尾做,一发现环境污染没办法修复的就转去别的国家做,只买产品回来组装。唉!很难说,只能说利益大于……
能不能考虑像德国一样的治理环境,排污设备由一个工厂建造,然后别的厂给他家交钱,共用排污设施。这样当地也不用投资,建造厂家也能收到钱,一些小厂也不用上设备,只要交些钱,大家都可以共生共存的。
为什么不分步骤实施,让企业慢慢分时间转型或升级改变,拦腰斩会破产多少企业,多少工人失业,绿山青山要建立在民以食为天的基础上啊!
网友马飞宇说:查环保我们支持,但应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来帮助这些污染企业实施技术改造。也没有必要制定那些不接地气的标准来治理污染,饭总得一口一口吃,事情总得一步一步做。
我们支持环境保护,严格落实治理污染是百年大计,绝不能手软。发展经济是好事,但人们生活在污染的水、空气、食物包围中,那这样的发展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END——
【俺搜APP】——免费查看更多塑料模具、塑料颗粒注塑、改性等干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