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裸辞?100个人裸辞后,总结出来的道理...

2019-05-02     HR从菜鸟到精英

01、裸辞,你想好了吗?

前两天,有人跟我留言:“我再也受不了了!我想裸辞!”

看这读者的语气和头像,感觉刚工作不久,有一股特有的朝气和热血,也同时带着对自己能力的傲气和不甘。

什么是裸辞?大概是指:我有一份工作,但是不想干了;不过,我还没找到下家,看情况再说。也就是说——赤条条,来去公司无牵挂,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

听着很潇洒,但我本能想问的是:你房贷还了吗?算一算你的账户,交房租够吗?你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交了么?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人这么没劲?现在不是流行说“你的死工资,正在拖垮你”吗?机会那么多,赚钱的方式总是有的…….

02、裸辞的原因是什么?

不满意薪资、讨厌公司规章制度、不符职业发展三大原因高居裸辞原因的榜首。

乍一看,好像没什么特别,但是仔细琢磨,你会发现一个惊人的结论,这几点完全不能成为裸辞的理由,根本就是裸辞人自己出了问题!

原因一: 薪资不满意?

按道理你在入职时谈下来的薪资,一般都是自己的期望薪资,当时肯定是满意或者是能接受的。

那么后来不满意了,是因为工作一段时间后,发现后来的人比自己工资高?还是感觉工资增长过于缓慢?

如果是第一种情形,那你一点脾气没有,生气的完全没道理,因为新人招聘,工资是按人才市场的定价走。

如果是第二种情形,那或许是因为公司所在行业低迷,又或许是公司整体薪资涨幅过低,这样的话,你想要很高的涨薪,当然不现实,除非你有特别重大的个人贡献,否则别想。

当然如果以上原因都不是,而是别人都涨了不少,就你一个人涨的少,那就很可能是由于自己业绩表现不佳,或者跟领导关系太差。

这样的话,你还不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吗?

原因二:讨厌公司规章制度?

Excuse me?因为讨厌公司的政策,制度和各种规定,就要裸辞?

那你能保证裸辞后,辛辛苦苦找的下家,所有制度你都能接受,都能令你满意?

抱歉,公司真的不是你家开的,怎么可能什么都符合你的完美标准呢?

人在职场,我们得学会适应不同的职场环境,包括领导风格,管理模式,公司文化等等。

如此,才能让自己活的游刃有余,将精力集中在锻炼才能,增长本事这些核心事情上。

原因三: 不符合职业发展方向?

这个我又要打个问号了。

职业规划其实从大学毕业时就应该心里有数,找工作或者跳槽,都是在职业规划轨道上,一步步向职业目标迈进。

而你都在职场混了那么多年,突然有一天发现手头干的工作不是自己心里想干的,更不是自己想未来长期发展的,一气之下裸辞,美其名曰“寻找心中的梦想”

那是不是说,你之前的每一次跳槽都毫无规划而言,都是在一次次转场中混点生活费而已?

如果是这样,那么这一次的裸辞,结果也和之前没什么不同,只能更糟。

03、辞职的人都有什么心得体会?

@MM:

一个月前,裸辞了。

投了三周简历,约面试的次数屈指可数,反正就是各种原因都没能入职自己比较喜欢的公司。

在五一之后,如果还没满意的工作确认下来,我估计就会接受一家薪酬跟之前一样的公司入职当过渡了。

@我是钢铁侠:

裸辞过,其实自身的压力不算大,就是身边的人时不时问我,上班了嘛?找到工作了嘛?这才最令人崩溃的,那段时间情绪的确很低沉。

@林菇菇:

我很后悔裸辞,像我这种在外漂泊的真的顶不住,租房水电、吃喝出行、信用卡花呗....都是扛不过去的事。

那种感觉想想都活不下去,裸辞真令人后悔?

04、辞退到底行不行?真得可以吗?

裸辞没毛病,但是你没有在做好准备之前,选择裸辞,就是一件特别不好的事情。

(1)没想好要走什么路

在裸辞前没想好自己要走的路,没从各个方面详细了解公司业务和未来工作内容,很容易导致又跳入另一个坑,然后会再次裸辞,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裸辞前一定要想好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做相应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积累,这样你裸辞后才比较容易上岸。

(2)没一定的经济储存

大多的职场人都已经是属于自立的人,衣食住行、吃喝玩乐都是自己付钱。

裸辞就意味着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无业游民状态,就等于有一段工资空档期,这段时间的花销从哪来来?

(3)没做好裸辞心理准备

伴随裸辞而来的,一定是心理压力,长期如此还容易造成焦虑,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超过七成的人,会容易在裸辞之后着急难以找到工作这件事情,不知道新工作什么时候路定,就会容易入职不够好的公司。

如果你想要裸辞,可以。但是你要提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和慎重的考虑。

你要有足够支撑你生活一段时间花销的经济基础,还要有裸辞的勇气和支持你坚持待业空档期无所事事的心理状态,最重要的是还要有不断升值的能力。

世界那么大,我们没办法真的做到想看就去看,毕竟家里都没矿。

裸辞一时爽,待业持续惨。

关于裸辞,你想说什么?告诉小编。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C-gMEGwBmyVoG_1ZoVu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