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测评团#
拉拉扯扯甜如蜜
苏中涛传统手工做麻糖
水 岸
老师傅掀开麻糖块上的塑料布,将发亮铁板锲入麻糖边缘,用小铁锤轻轻一敲,一小块麻糖震裂下来,一称刚好50克。轻嚼麻糖,绵软甜蜜。老师傅告诉我们,潜江街头麻糖都是从东荆河堤边的永丰村老苏家批发来的。
找到老苏家,正赶上他涮洗蒸桶,做熬糖准备。做麻糖比较繁杂缠人,大体有生麦芽、熬糖、扯糖三大环节。
生麦芽。将小麦泡好沥水,置阴凉处让其生根发芽,一般冬天上十天,春秋四五天,一天一湿水,以防烧窝,长至七根须即可。
做麻糖一半功夫在“熬”上。选用碎米,浸水泡透,上蒸桶蒸二三小时,蒸熟出桶摊凉,加碎麦芽拌匀。再上瓮缸发酵,六七小时出头道糖水。大火煮糖水,边煮边观察,用木棍探测浓度,棍上挂有小冰棱时加速搅动,以防粘锅烧焦,这个过程叫“上舒功”。大火旺烧,不断上舒功,至棍上挂出一张透亮饼,就上炒掀。上炒掀就是用木掀不停掀动,至糖起泡,五至六个泡粘在桶壁,糖便熬好。
扯糖是个力气活,更是技术活。将熬好的糖在扯柱上反复拉扯,先是越拉越长,一把糖可拉长一二米,越拉糖越白越有劲。随着粘力增加,糖拉不开,麻糖就拉好了。置于木板上摊凉,轻轻一敲,小块糖崩下来,入口绵甜。呵呵,拉拉扯扯出甜蜜。
老苏熬糖的灶设计独特。蒸桶、煮锅、瓮缸三位一体,瓮缸与蒸桶有阻隔火头开关,蒸饭煮糖与发酵分开用火。一瓮缸原料出两次糖,出头糖,蒸头饭。头道糖出瓮后,瓮中原料继续发酵,隔一夜放二道糖,二道糖在熬制时蒸二道饭。这些源于生产实践的节能省时技巧让人暗暗佩服。
老苏名叫苏中涛,今年60岁,上世纪八十年代是养猪大户。养猪要食料,他瞄学麻糖工艺,用糖渣养猪,形成产业链。后来,他专心做麻糖,每年冬春、秋冬二个时节120来天,做50到60个活。做一个活,要十一二小时,一般用米170来斤,产100来斤糖 。麻糖红火时,永丰周边几个村里做麻糖的有二十多家,坚持下来仅老苏一家,一做就是三十好几年。
麻糖,甜蜜了我辈年少时光,不知还会甜蜜多少人的幸福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