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特别邀请我国微生物组学技术及大数据领域十位名师,推出网络系列精品课程,本期邀请军事医学研究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杨瑞馥研究员分享《培养组通幽微世界:助力微生物资源大作为》。本课程从人体微生物组学中培养组学的应用,鉴定及开发和机制因果研究等角度讲解,包括人类微生物组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微生物组学研究的主要技术分析,培养组学研究发展,技术挑战,转化及应用。欢迎大家登陆国家微生物科学数据中心网站(http://nmdc.cn/video)观看学习。
/主讲嘉宾介绍/
/精彩抢先看/
从1944年发明厌氧菌培养技术以来,微生物组研究使我们逐步认识了粪菌移植治疗疾病及其对宿主代谢的影响,揭示了微生物群的演变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推进了人体微生物组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微生物学发展历史分为三个黄金时期,第一个时期为认识微生物阶段,第二个黄金时期为微生物研究进入分子时代,第三个黄金时期为微生物组与健康-疾病关联,这个期间常用的技术包括16S rRNA基因测序、宏组学,代谢组学和培养组学。不同技术具有互补性,培养组学的兴起使微生物组中活的个体的功能研究进入个性化时代,培养组学技术改进为深入研究提供物质基础,为转化奠定基础。
2019年《Nature》发表关于人类微生物组研究的评论
微生物组与健康-疾病关联
微生物组学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时期
现代培养组技术
培养组技术的挑战
培养组学技术发展与转化
培养组技术方案
培养组学方法优化
微生物群与表型因果研究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