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奕们又傲娇了!大家双十一割肾就为了买这些?

2019-11-13   时尚怪谈小F

双十一熬的夜,不知道大家都补回来没有?熬第一夜是为了准点抢货,熬第二夜是为了准点退货(然后总拼不过卖家发货的手速)。

一进一出之间今年马云家又冲击了世界记录。

这几天,爆卖的店家也开始公布数据。

女装区,网红店霸屏,不意外。引起F围观兴趣的是,打败了张大奕的这位Anna,她是怎样一个存在?她的对手可是连CPB都敢打版的狠人啊!

据买家情报,这位Anna特别牛气,不搞预售、不搞定金、双11晚直到10点才上新……却依旧在零点之前反超那些已经预热过一大轮的网红店。

她家官微还特意在双11当天关闭评论区,防止“黄牛在线交易哄抬价格”。(这卖的是衣服还是肖战、王一博的演唱会门票啊......)

是衣服价格特别便宜吗?别的网红店,冬装百元起步,了不起千元出头。

她家的冬装,大部分作价小两千,

皮草单品,更是6000起跳~

是店主特别会营销圈粉吗?

就在双11前的一场直播里,明明是自家上错链接,个别买家不过是在线抱怨了两句,店主就激情澎湃,用长达半分钟的时间在线教大家做人。

其中金句包括:我没有逼你们来买啊!是不是我做福利还要双手奉上给你们磕头啊……

直播间内的模特,直播间外的百万买家,就这么呆若木鸡等她倾泄完情绪。

发飙完还要在微博简介写上:老娘就是脾气烈。

所以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大家,宁愿多花钱,宁愿被怼,也要将她家买成网红店C位呢?

张大奕们又傲娇了!大家双十一割肾就为了买这些?

这位Anna做店已经超十年了,在网红圈却属于“店比人红”的类型。

虽然她也会在微博营业,展示一下“今天欧洲买时装,明天日本买土地”的网红日常。

但相比于张大奕、雪梨这类抓住一切机会自我曝光、自我营销的人气网红,存在感还是低不少。

她家征服买家的秘诀,是高于“网红店平均水平”的质量。

不同于别的网红店,打版大牌+贴牌代工,高频率推新。

她家舍得花钱自设生产线,出品不太追潮流,以基本款居多,剪裁比较利落,配色也不会花里胡哨。

譬如这件爆卖将近三万件的“魔鬼外套”,就是冬天很多女生会屯的款。

别家文案多喜欢用“爆、炸、潮、酷”,她家喜欢用“贵、高级、大小姐”。

为了达到看起来比较贵的效果,她家的出品,特别是冬装,还是比较舍得用料的,羊绒围巾的山羊绒含量100%,毛呢大衣的羊毛含量经常在95%以上。

同等用料,她家的出品,对比商场出品(右),又确实有价格上的优势(如果不考虑品牌效应的话)。

靠着“高性价比”的tag,让粉丝就算挨骂也要死心塌地买买买,似乎也可以理解。

但问题来了,她家的出品就真的如此“物有所值吗?用“它家的名字+质量”为关键词搜索,可以看到不少买家晒图吐槽:质量一年不如一年。

高质感时装不止舍得用料一项,Anna家虽然自设了生产线,但制作工艺上似乎还是有所欠缺,特别是不靠材质取胜的夏装,“洗一次就不能穿”的评论高频出现。

而且她家出品看起来贵,也是因为用上了不少“网红套路”。

譬如“打版”,只不过别家网红都是打版当季新款,很容易被抓包。她家因为定位问题,更爱从“简约的经典款”中获取灵感,看起来仿若原创。

20万的私服貂也拿来打版,用上丹麦进口天鹅绒皇冠水貂,只卖四位数,听起来感天动地?但说到底依旧是“高仿”。

又譬如善用“烘托大法”,她家的衣服,搭配的包chanel起步,爱马仕也寻常。

拍摄的背景不是大牌门店前,就是日韩时髦的小道上,配上貌美腿长的模特小姐姐展示,再平平无奇的衣服都突然有了“白富美”的光环。

最简单直白,看卖家秀VS买家秀。纵然买家也是精心搭配过,但没了名包和场景加持,“贵气感”还是差一大截。

总的来说,她家的出品并不值得被神化,甚至也没跳脱出网红店的套路,能拿下双十一C位,也确实靠“同行衬托”。

粉丝们真的不必忍着店主的脾气,被骂还要夸一句真性情,

想退个货,还怕被拉黑,如此卑微。

这个双11除了Anna家爆卖,吃瓜er熟悉的张大奕、雪梨、林珊珊……都你两亿,我三亿地贴出了“销售捷报”。

所以大家都从这些网红店里买了些什么呢?F围观了几家销量比较高的网红店发现,明明是最寻常的内搭、裤袜,销售却最是火爆。

雪梨的打底套装买了5万+,张大奕的打底裤卖了3.5万+。明明同款低价有更多选择,为什么要扎堆买网红?

然后是各种联名款,大概是因为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打版大牌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很多有财力的大网红,这两年都开始正儿八经地买版权,搞联名。

周扬青合作小丸子,雪梨合作史努比,张大奕合作美少女战士。

“打版”自此绝迹?天真了哈!明明拥有史努比版权的雪梨,还是忍不住打版了zara,毕竟只是买了个版权,设计还得自己弄(打版)啊。

提问:“有正版授权的zara打版款”,到底算不算山寨呢。

随着网红店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她们还试图去定义时尚。

这次双十一,好几家大的网红店都在力推这种“就是让你胖”的夹棉单品。

还有这种“合理怀疑是从酒店偷来”的非一次性毛拖鞋~

乍看会吐槽:都是些什么鬼,连续几家网红店逛下来,也有上万+的买家真香沦陷了。

要不要再来一身莹光色气球羽绒服?也是千+销量哦。

这两天,伴随着爆卖效应,这些网红店也一如既往暴露了发货慢,快递费藏猫腻,同货源卖高价的问题……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网红店会这么受欢迎?

原因很复杂,一是被商场实体店逼迫,就算四五线的品牌也敢卖千元价位,有些质感、设计还不见得比网红店强,毕竟后者更没有成本和版权压力。

二是成名比较早的这批网红店主确实会营销,把控了网上卖货的各种通道,将自己打造成了强带货体质。现在很多实体品牌搞网上促销,还得借助她们帮忙导流量。

三可能是最可怕的一条,很多买家对于网红店主,是真的粉丝对偶像的心态,张大奕爆卖后,评论区里不少买家表示自己也有一种“参与了三亿大事业”的自豪感。

Anna家被吐槽质量对不起价格,不少铁粉买家直接帮她怼回去,担心她降价赚不到钱。优衣库就算卖第一,也没有粉丝这样替它说话。

买品牌货是冲着牌子去的,买网红货却是冲着人去的。

谈感情最伤钱,明明只是买卖,用性价比说话就好。一旦投入了情感因素,极有可能被割了韭菜还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