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幂粉丝手撕工作室背后:85后“鲜花”的集体职业危机

2019-09-06     影视Mirror

即便从未官宣,但当网络上关于杨幂将接演嘉行自制剧《许你的暖暖晨光》的消息喧嚣而上,粉丝们还是无可抑制的怒火喷发。

抗议正在逐渐蔓延,从线上到线下,愈烧愈烈。

线上,粉丝们统一口径,将头像换成“抵制自制,嘉行倒闭”,不论是杨幂本人还是其工作室微博下,质疑声、讨伐声、规劝声不绝于耳;线下,粉丝们的应援手幅换成了“拒绝嘉行自制剧”,有组织有记录的将口号喊彻活动现场。


尴尬是真的尴尬,但关心也是真的关心。

一年之前,杨幂曾在《嘉人》的采访中,用“我想努力做一个人民女演员”这句话来诉诸她的野心。

评论下方的粉丝有些激动,像是被打了热血,“你会做到,加油杨幂”的评论获得了1.6万的点赞,位于热评第一。

而如今,这句话被粉丝们看作是杨幂选择出演《许你的暖暖晨光》的原罪。“你还想当人民的女演员吗?”被反问给杨幂。曾经被表白刷屏的“广场”,现在充斥的是脱粉、质疑和威胁。

粉丝的抗议


杨幂粉丝对于嘉行的不满,或许早有预兆。

在“杨幂官方粉丝团”“杨幂微吧”发表九宫格图文中,粉丝们以“为什么要拒绝嘉行自制”为标题,逐条列举这些年来嘉行自制剧给杨幂带来的后果。并将主要炮火,对准了这些年来“嘉行大礼包”所带给杨幂的后果。

在他们将杨幂往年的作品与嘉行自制剧并列比较后发现,非嘉行自制剧豆瓣评分最高为8.3分,最低5.8分,平均分达到7.3的豆瓣良好线。反观“嘉行大礼包”的电视剧作品,最高评分6.5,最低评分仅有3.4。

与此同时,让杨幂粉丝们怒火中烧的,还有对于嘉行艺人的捆绑行为。从2013年《盛夏晚晴天》伊始,嘉行艺人便持续参与在由杨幂主演的一系列作品之中,最高人数甚至高达九人。


在这场裹扎了注意力的战争中,粉丝们的急切可以理解。毕竟不管是否因为出演大量嘉行自制剧而导致如今杨幂演艺之路的停滞不前,但一个无法忽略的现实是,杨幂正在迎来自己的事业危机。

从2018年始,杨幂在影视作品方面的影响力肉眼可见的下降。如果说年初的《谈判官》仍然是黑红的代表,那么暑假档的《扶摇》成绩则只能说是中规中矩,远没有达到杨幂曾经的影响力。被寄予厚望的文艺片《宝贝儿》最终暗淡收场,而今年上半年的《筑梦情缘》,更是以未破1的收视率位于湖南卫视上半年收视率倒数第一位。


在新的流量层出不穷的时代,更新换代成了常态。不过短短一个暑假,朱一龙和蔡徐坤就已经被代替,现在追星女孩们喜欢说的是“博君一肖”。

即便杨幂的商业价值依旧摆在观众的眼前,但对于用“收视率”说话的杨幂来说,失去这层依仗,依旧是一个重创。

85后小花旦的集体阵痛


从曾经扛鼎的收视女王,到今年的影响力减弱,杨幂没能成为她所期翼的“人民的女演员”。结果或许让粉丝失望。但若因此就断定杨幂没有上进心或许就有失偏颇,毕竟纵观娱乐圈85后的这一批女明星们,似乎都在遭遇同样的职场危机。

不久前,停工一年的赵丽颖高调宣布复出,尽管还未官宣工作行程,但网络上关于她的新作品的传闻已经逐渐喧嚣至上。先是社交平台上接连传出将搭档新流量王一博出演《有翡》,而后又因为和郑晓龙导演的聚餐,而被推上热搜。

对于赵丽颖而言,爆料声接连不断的《有翡》,改编自爆款剧《镇魂》原作者priest的女性向武侠小说,是她最为擅长的领域。但对于粉丝而言,从剧组班底,到合作演员,再到预热宣传,这都是一块一无是处的“毒饼”。


从消息传出伊始,粉丝的抗议声便接连不断,虽未发展至线下,但列举九宫格图文的“常规操作”依旧刷屏了赵丽颖的相关话题页面。直至赵丽颖确认将和郑晓龙合作,粉丝的情绪才逐渐被安抚。

但若仔细思筹,不难发现,赵丽颖“流量主流两手转”的路线,或许源于与杨幂同样的危机感。

作为搭乘着流量时代最早一班快车的演员,85后的这一批女明星,都曾经过市场的考验,有着如今网生时代明星艺人们难以睥睨的战绩和国民度。

但流量带来红利的同时,也让她们成为了行业乱象的靶子,并在这两年行业逐渐回归正轨后开始集体爆发:杨幂的《筑梦情缘》成2019年上半年湖南卫视收视率倒数第一,佟丽娅因为粉丝抗议而辞演《三十而已》,更不用论已经三年未有新作的刘诗诗,以及私生活消息已经远高于作品的唐嫣。


如今,她们都早已迈过三十而立的门槛,相比于更为年轻貌美的95后乃至00后新生代,即使一直年轻貌美少女感十足的杨幂也已经过了吃青春饭的年纪;而在一众凭借着演技和魅力重新回归观众视线的中生代女明星前面,多年来沉浸于偶像事业,在仙侠言情剧中打拼出一片江山的她们似乎又少了些时光沉淀的魅力。

前追后赶,尴尬的境地造成了她们的职业困境,一个共识是,留给85后这一批女明星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挑战之外,“杨幂们”的危机


当95后甚至00后逐渐崛起,以及姚晨、海清等为代表的中生代女演员回归,转型已经是迫在眉睫的危机。

经不起消耗,更没有时间等待。但想要收复失地、重塑口碑,却并非这样轻而易举。选剧、选好剧,是迈过这条独木桥的唯一通径。

最先做出转型的,是杨幂。

作为85后花旦的领军人物,虽然相比于往年堪称“劳模”的工作量,这两年的杨幂在减产,但一个显而易见的特征是,她正在尝试着走出舒适圈,在满足流量的需求之下,向着量少而精的方向转变。


2017年,杨幂接连在《逆时营救》和《绣春刀》挑战她此前从未接触过的分饰多角和才女形象;而在2018年,杨幂又再次将转型的赌注压在了她首次出演的文艺片《宝贝儿》上。

不过,遗憾的是,这三部荧幕大作,都未能让杨幂如愿完成她的转型目标。

相比于以往光鲜亮丽的形象而言,《宝贝儿》的确是一部适合转型的作品。面容黢黑粗糙的弃儿角色,拯救另一个被父母宣判了“死刑”的缺陷婴儿的故事。尽管演技依旧稍逊一筹,但无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从作品类型还是角色来说,杨幂显然都企图通过这样一个颠覆性作品或角色对自己和外界一个交代。


但一个典型的问题是,每当杨幂做出一些改变之后,她便又再度回到舒适圈内,重拾旧业。在《逆时营救》和《绣春刀》之前,杨幂的作品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和《宝贝儿》同期的《扶摇》,是和她最为熟悉的仙侠奇幻作品,而在今年备受粉丝期待的电影《刺杀小说家》和电视剧《暴风眼》之前,《筑梦情缘》又创下了杨幂作品收视率的历史新低。

而这,不仅仅是杨幂一人的危机,纵观这一批的85后女明星们,似乎都在转型之路上踌躇不已。

或许,这才是杨幂粉丝们如此急不可待的原因。抗议的爆发,或许只是时间问题,就如同粉丝所言,“人都是会累的,没有人愿意一直等在原地”。

对于“杨幂们”而言,也是时候做出取舍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oOTCW0BJleJMoPMLrX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