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皎洁的后青春时代
2019年2月19日中午至10日中午,沈阳市铁西区滑翔五小区,六小区范围内,连续发生8起火灾。当16岁嫌疑人小东(化名)被警方抓获时,他对这些行为供认不讳,目前小东因涉嫌纵火被依法刑拘。问及这样做的动因,小东恶狠狠地说:“就是为了报复我爸。他说我早晚进监狱,我就进给他看。”
已经不太年幼的男孩,故意违法犯罪,目的仅仅是为了给父亲添堵,反抗他对自己的嘲讽和否定。
家长语言暴力的杀伤力有多大,怎样想都不过分。
最近阿联酋宜家进行了一个实验。
他们在自己店里挑选了两株差不多大的盆栽,套上透明罩子,放在GEMS校园里,每天施一样的肥,浇一样的水,同时晒太阳。不同点在于他们旁边写着不同的提示。左边那盆写着“这株植物被霸凌”,右边则是“这株植物被褒奖”。然后提前录好音,把音频在植物旁边循环播放。
“霸凌”一边每天播放的是“你就是废物,你一无是处”,“你长得一点都不绿”,“你看起来像快烂了一样”。
“褒奖”这边每天播放的是“我喜欢你做自己的样子”,“一见你我就开心”,“你真的很美”,“这个世界因你而改变”。
30天后,结果出来了。左边那盆长期遭diss的植物活活给骂枯萎了。而右边那株每天被夸奖的植物碧绿繁茂。足见语言的威力之大。
植物尚且如此,何况血肉之躯的人呢?
美国惩戒与暴力专家施特劳斯做过一项跟踪调查,对美国806名2-4岁儿童进行智力测试。四年后又进行了第二次测试,发现未遭遇过打骂的儿童平均智商要比经常挨打挨骂的儿童高5分。
科学家曾扫描过两个三岁孩子的大脑图形。
小A妈妈温柔善良,亲子沟通良好,小A的大脑图形显示,脑容量大;
小B妈妈冷漠粗暴,经常实施语言暴力。大脑图像显示,他的脑容量较小。
实验证明,那些时常在暴力或贬斥下长大的孩子,“拼”或“逃”的 反应机制强烈,整天沉溺于自我保护的孩子,哪还有精力去创造和想象呢?并且孩子的智慧和同情心等能力也会低于同龄孩子。
最要命的是,家长动辄打骂羞辱的行为,等于为孩子作了一种示范,遇到问题非打即骂,而不是去思考分析,寻找积极的解决途径。
经常被打骂羞辱的孩子,长大后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自卑懦弱,习得性无助,生活事业没大出息;
一种是叛逆暴戾,成为危害社会家庭的渣滓。
亲子之间会越来越隔阂淡漠,甚至出现弑父弑母的犯罪行为。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有生命的能量体。
对于情感人格成长期的孩子,对语言的感受更是敏感而强烈。
温暖正向欣赏的语言,可以激发孩子积极向上,变得乐观主动,富有创造力;
贬损否定羞辱的语言,会让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难以建立,人格矮化,自卑孤僻,懦弱无能。或者用极端方式证明自己,违法犯罪。
父母是孩子一生的导师,更是孩子最亲的亲人。一定要在教育方法方式上多多用心,追求动机和效果的统一。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探索:
无条件爱孩子。不因为孩子漂亮,机灵,听话,学习成绩好而爱孩子。爱你,是因为你是我的亲骨肉。爱你的优秀,也爱你的不完美;欣赏你的优点,也包容你的缺陷;淡化你的落后,看重你的努力;不在乎你的成绩,很赏识你的成长。最大的欣慰不是你成为我希望的人,而是成为你自己。
正面引导。想让孩子往哪个方面努力,就在那个方向树一个榜样典型,鼓励孩子去追赶;对孩子的出色表现及时“看到”和肯定;对孩子的缺点不用恶语砸,而是用相反的方面去吸引,引导孩子向善向好;对孩子的错误,既看到表面现象,更体察到内在动因,对症下药,就事论事,为孩子解开疙瘩,而不是人格侮辱。
鼓励孩子试错。王思聪刚刚涉足商界时,父亲给了他五个亿“试错费”,即允许他放开手脚进行投资。不怕血本无归,只求在失败中学点东西。我们平头百姓没有那么豪富,但爱子之心一点也不逊于超级富豪。
我们能给予孩子的是“陪着你试错”。在孩子幼年代价最小的时期,鼓励他们尽情探索,选择,开拓,在人生大海中呛水,在社会风浪中颠簸,成为一个练达成熟的弄潮儿,不负一生。
我们是孩子最亲的人,是孩子的后盾和避风港。再严格的要求,再严厉的调教,再严峻的惩罚,都要在尊重,共情,理解,引导的基础上进行,
那是孩子生存成长的阳光雨露。
作者:教育达人,头条号签约作者,青云计划获奖者
本头条号拥有30余位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背景的专家学者,将与活动号(微信公众号:亲子沟通如何说)一起,致力于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你问我答”功能已经开启。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