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孩子给同学起外号,被打耳光,老师善意提醒:小心祸从口出

2019-09-26     话梅的妈妈

文|话梅的妈妈(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近年来,校园霸凌的案例可不少,所以家长都很担心孩子在学校的安全问题,害怕孩子受到欺凌,如果孩子在学校挨打,家长肯定会替孩子出头,保护孩子,并为孩子讨回公道。但是家长应该正确认识霸凌,孩子在学校挨打可能事出有因,责任并不一定都是别人的,如果孩子先惹了祸,对方才动手,虽然对方的行为方式是错的,但责任并不一定都在对方身上,孩子也应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如果家长只知道维护孩子,不能客观评价孩子的行为,那么孩子以后还会惹祸,而且会惹出更大的麻烦。

童童是个12岁的男孩,性格外向开朗,前不久却在学校挨了打,童童的爸爸杨先生被找到了学校,本来还想帮儿子“报仇”,得知原委后,杨先生先和对方道了歉。原来打童童的同学叫小海,小海体型比较胖,童童给人家起外号,称人家为“黑胖子”,小海气不过才动了手,打了童童一个耳光。小海先和童童道了歉,说自己动手不对,童童在爸爸和老师的教育下也向小海认了错。老师提醒童童:“要注意自己的说话方式,不要用言语伤害别人,小心祸从口出。”

孩子挨打也可能是有原因的,家长在保护孩子之前,应该了解自家孩子做了什么,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情商等都有可能是挨打的起因,家长要提醒孩子学会“避祸”,要注意自己和别人交流的方式,不要用言语伤害、刺激其他人,言语上的伤害有时比身体伤害的杀伤性更强,不但会伤害对方,也有可能给自己招来祸患。

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要取笑别人。

家长要告诉孩子不可以取笑别人的缺点,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缺点,不能只看到别人不完美的地方,要尊重对方,看到别人的优点。家长可以让孩子换位思考,让孩子想想自己遭到取笑时的感受,这样孩子就会以己度人了。

家长要告诉孩子平等待人。

家长要让孩子拥有平等理念,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必须要保持温和谦卑的态度,不要有高高在上的感觉,更不要命令别人,要尊重别人的想法,理解对方。

家长要告诉孩子不要乱开玩笑。

家长要告诉孩子,玩笑不是可以随便开的,玩笑是要让对方觉得好笑才行,如果伤害到对方的自尊心,那样的玩笑就变成了伤人利器。家长要让孩子懂得分寸,宁愿少说话,也不要说错话。

“避祸”也是安全意识的一种,家长要让孩子知道祸从口出的道理,告诉孩子要掌握人际交往的分寸,把尊重当做人际交往的前提。

遇到这种情况您会如何处理呢?您会教育孩子如何“避祸”吗?

------------------------------

关注、转发、分享【话梅的妈妈】文章,话梅擅长婴幼儿成长知识、儿童教育注意事项、幼儿成长过程中棘手问题等所有的育儿问题都会在这里为您解答,给您最专业的建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hNcbW0BJleJMoPMArk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