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爆发的背后,还有湖人精益求精的策略

2020-03-10     格式化自己

之前的文章里,笔者曾经提及,西部球队挑战快船要尽可能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具备一定的持球投资源;

第二、比赛进入衔接段之后,场上的攻筐能力要强;

第三、单防快船的两名锋线时,体型不能太吃亏;

第四、不要采取过于激进的防守策略;

第五、护筐要做到一定的延续性。

湖人这场能够击败快船,固然会有分球命中率这样的因素干扰,但他们在多数时间里是尽可能把以上五点做好的。下面,我们就不妨结合场面进行一下解读。

一、持球投资源不强,但能够给出一些回应

由于去年夏天没有优先招募沃克,湖人阵中并没有顶级的持球投资源,球队进攻王牌詹姆斯依然是一名攻筐优先级明显高于持球投的锋线球员。因此,仅从理论的角度出发,湖人在面对快船略微保守时很难给出足够多的回应。

但【给出足够多回应】和【能够做出一些回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以湖人目前的配置,这些方式也足以把战线拉长到48分钟。

本场比赛里,布拉德利/波普借助于手递手或者掩护之后命中的一些跳投,都在一定程度上回应了快船偏保守的防挡拆策略;詹姆斯虽不足以像利拉德、沃克那样频繁持球投三分,但这种零零散散的回应也足以帮助球队消化掉那部分球权:

在快船采取保守防挡拆策略、自己持球投资源不够多的前提下,湖人也有自己的方式来改变快船的防守阵型。

快船的小莫里斯常年被贴上“防守詹姆斯的侧翼”标签,但他防守詹姆斯的价值仅限于能够做对位,而不能完全限制詹姆斯(任何人都做不到),他和伦纳德的锋线组合,这场一对一防守詹姆斯/浓眉的时候其实都处于下风(乔治接管的回合对抗劣势更明显)。

结果自然是,湖人用低位背身,就迫使快船频繁上协防了,进而创造了更多的定点机会。

数据显示:湖人这场利用低位背身传出去的机会就终结了8次play(快船0次),这里面的直接受益者就是布拉德利。

巧的是,湖人这场以定点终结的play,就比快船多了8次。

二、轮换策略和场上的意外因素保证攻筐

快船防守端的最大问题是,一旦进入到衔接段,他们的护筐问题会被放大——一方面,他们的后卫路威是单防弱点,很容易在上线防守时出错(对方更倾向于“找他”);另一方面,他们的中锋哈雷尔是一名很难兼顾护筐和保护防守篮板的防守中枢(只选择护筐也很难做好)。

湖人在衔接段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尽可能把自己档次更高的攻筐手留在场上。

按照湖人的轮换习惯,詹姆斯是在第一/三节的前半段下场休息,并在第二/四节初段留在场上。但和以往略有区别的是,湖人会尽可能保证詹姆斯在第一/三节末就回到场上——第一节末詹姆斯是对位换下浓眉,第三节他又和浓眉一起在场上留了一些时间。

很明显,湖人的用意是:至少让两大攻筐手中的一位留在场上。但具体到细节上,湖人上下半场还略有区别。

湖人在第二节初用了霍华德打5的阵容,加之隆多在那个时间段也会出场,詹姆斯的攻筐环境会更为恶劣:

因此,湖人在第四节初段就弃用了霍华德,转而给了大莫里斯更多机会,主要目的就是在进攻端拉开空间——哪怕理论上会因此牺牲防守(请注意:这里限定的条件是理论上,后面会有具体解释)。

由于种种因素(祖巴茨陷入犯规危机、里弗斯也确实偏爱哈雷尔),快船在第四节给了哈雷尔更多的出场机会。当他在场的时候,詹姆斯的攻筐难度明显会下降。即便詹姆斯的第一波攻筐被影响了,哈雷尔很难兼顾护筐和保护防守篮板的弱点又被放大:

值得一提的是,隆多上下半场在进攻端的表现也有明显的区别。

上半场空间支持不够的情况下,隆多越权扮演了更多的主攻戏份,但持球投根本不是他应该承担的任务,鲁莽的攻筐也会受制于自己的身体条件和球队的空间环境。

而到了下半场,隆多的表现有明显好转。一方面,隆多确实在一些半快攻的回合里发挥了自己善于推快攻的能力(有时候还会直接对上路威);另一方面,隆多在打挡拆的时候,也会尽可能找路威的对位人(上半场是找中锋)——主防隆多的乔治这个时候更倾向于绕防,而路威是不知道怎么防:

隆多在第四节初段适时给詹姆斯让出主攻戏份(空间更好了),也是值得肯定的行为。湖人借助于这个过长的衔接段(里弗斯不想换下哈雷尔),一举奠定胜势。

三、詹姆斯主防伦纳德,抹平锋线体型差

之前的文章里提及,湖人对阵快船时,最大的对位隐患是:波普或者格林去防守伦纳德,都可能会吃亏,而詹姆斯很有可能不直接去防守伦纳德。

然而,正是在这场比赛之前,湖人和雄鹿经历了一场强强对话。由于浓眉在首节就陷入了犯规危机,詹姆斯就在之后的比赛里扛起了防守字母的角色,并且确实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在这种剧情的铺垫下,詹姆斯这场没有含糊,他开场就去接过了防守伦纳德的任务。

但需要强调的是,詹姆斯直接去防守的最大价值应该是,不让伦纳德打得那么轻松,而非湖人可以一对一彻底限制住伦纳德。事实上,在长时间和伦纳德一对一的对抗过程之中,詹姆斯还是出现了单防的疲态,这在第三节特别明显,詹姆斯甚至出现了一些被伦纳德轻松过掉的场景。

好消息则是,彼时的湖人还有浓眉在场上,后者至少能够在那一段时间内帮助詹姆斯扛起单防伦纳德的任务:

虽然这样的场景会因为双方的轮换策略而很难持续太长的时间,但至少能够让湖人在这组对位上不至于太吃亏,并且让詹姆斯获得足够的喘息时间。

詹姆斯尽可能单防伦纳德,是湖人的主要防守对位策略;浓眉适时地接管这部分任务,则不失为一种因时制宜的方法。

四、不采取过于激进的防守策略

在阵容逐渐齐整之后,快船的投射资源极佳,他们的首发和替补都能够提供足够大的空间支持。此时,任何球队执行过于激进的防挡拆策略,都有很大的可能被快船的射手们用定点回应。

因此,在自身条件不允许频繁换防快船的情况下(拥有足够多的侧翼防守资源),笔者更倾向于防守方采取相对保守的蹲坑护筐策略。

当然,以快船目前的进攻资源,他们也有足够的方式去回应蹲坑护筐策略:伦纳德拥有更强的持球投能力,乔治和沙梅特都有不俗的无球能力。

但执行这种蹲坑护筐策略的意义是:尽可能让快船去使用难度更高的持球投或者接球投方式,而不是让他们获得大量难度更低的定点机会。

最终的结果也显示,快船这场定点终结的比例仅占13.7%——如果以本赛季至今的比赛为样本,最不容易漏定点的球队是著名的蹲坑护筐大队76人和爵士(前者15.6%、后者15.7%)。

另外,由于里弗斯尽可能缩减了沙梅特的出场时间,快船这边其实也少了一道频繁回应湖人策略的解法。

五、湖人的护筐资源以及詹姆斯末节的护筐

以湖人目前的配置,他们平时在这方面还是能够做好延续性的。当浓眉在场的时候,湖人的护筐绝对是有保证的——在双塔阵容里,浓眉一般主防小莫里斯,他会在扑防定点和护筐之间准确切换;在湖人摆出浓眉打5的阵容时,主防快船中锋的浓眉会更专心于护筐。

但具体到这场比赛里,湖人还是会遇到了一些情况。

第一、大莫里斯根本提供不了有效的护筐

前文提及,湖人在第一/三节末、二/四节初是让詹姆斯留在场上的,并让浓眉进入休息时间。

而在这段时间内,莫里斯是要分掉一部分5号位出场时间的,而霍华德一般是要到第二/四初段才能登场的。因此,当霍华德不在场时,莫里斯对于护筐的负面效应也是值得担忧的。

第二、霍华德的正反面

霍华德本赛季的防区比以往更大,在能力范围内,他也能够提供比莫里斯更强的护筐作用,是湖人做到护筐延续性的重要因素:

即便如此,霍华德在防守端也并非毫无问题——他时常控制不住犯规,这其实是容易伤害球队的;他防一些有/无球掩护时,能比以往守得更为激进一点(不是非常激进),但也容易导致不能及时回收篮下。好消息则是,库兹马这场的一些协防选择确实非常到位,也是湖人保持护筐延续性的重要因素:

但霍华德更大的问题在于:由于要和隆多同时在场,霍华德在那个时间段是拖空间的。因此,有意加强进攻的湖人在第四节初弃用了霍华德。前文提及,湖人理论上会因此在防守端有所牺牲的。但实际过程中,湖人并没有因此在那个时间段付出太大的代价。因为湖人还有詹姆斯。

第三、詹姆斯末节的闪耀时刻

经过前文的铺垫,我们可以明确的前提条件是:为了在没有浓眉的时间段里加强进攻,湖人必须把护筐能力不佳的大莫里斯放到场上。

时势造英雄,詹姆斯也终于在那个时间段里最大化了自己的协防价值:

(退防过程中,詹姆斯找到了哈雷尔)


(这次是正常对位,詹姆斯还去护筐了)

当季后赛真的来临时,詹姆斯能够保持最近两场比赛的这种专注度吗?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gikxXAB3uTiws8Kk6x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