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暑假,在一年最长的假期中报什么课外辅导班,已经成为家长与孩子们热烈讨论的话题。
就在昨日,微博出现了这样一个热搜:
在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的家长群里,被高频次提及的一个热词,就是STEM。
究竟什么是STEM教育?
市面上最流行的解释是,STEM是5个单词的缩写,分别是: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和Maths(数学)。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来讲,STEM教育拥有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创客教育、科学课等多分支。其中,机器人教育和编程教育成为了目前最主流的形式。
国外许多国家将STEAM教育列入了必修课。
2014年,英国教育部将编程纳入5至16岁中小学生必修科目;
2015年,美国报考AP编程课程的中学生急剧增长;
2016年,美国政府宣布投资40亿美元开展编程教育,鼓励孩子学习编程;
2016年,爱沙尼亚为7至19岁的学生开始提供编程教育课程;
2016年,芬兰为秋季新入学儿童提供计算机编程教育;
2017年,新加坡将在中小学考试中加入编程考试......
受国际趋势的影响,国内STEM教育也在全面展开,STEM教育愈发受到重视。
2015年9月
在《关于“十三五”期间全面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STEM概念首次被教育部引入指导文件,并开始进入国家层面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此后,国家又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促进STEM教育发展。
国务院出台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更是指出要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进一步提升了STEM教育的重要性。2017年7月
教育部发布《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的有关情况》,要求完善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充实适应信息时代、智能时代发展需要的人工智能和编程课程内容。推动落实各级各类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并将信息技术纳入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2018年
2019
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要求中小学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如今,北京、上海、深圳、广州、山西、陕西、河南、四川、重庆等多个省市的教育部门更是纷纷出台措施落地STEM教育。
更有甚者如浙江省,2018年浙江省高考改革方案从“语数英+三门选考”改为“6+1选3”,其中的“+1”就是信息技术(含编程),成为必考科目。
人才需求有多旺盛,市场就有多火爆
STEM教育赛道到底有多火?我们可以能从社会对STEM人才的需求来确定。
据《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预测:
到2025年,中国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缺口950万,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产业人才缺口450万,电力装备产业人才缺口905万,新材料产业人才缺口400万,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缺口103万……
那么,家长们愿不愿意在孩子身上投资STEM课程呢?
据《2017中国家庭素质教育消费报告》显示,接受调研的6301个家庭中,每年在孩子素质教育上投入费用超过1万元以上的家庭比例已占60%;80%的家长愿意为孩子选报素质教育课程;其中科创类(包括STEAM教育、创客教育等)受到62%的家长欢迎。
根据东吴证券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STEM教育市场规模约为96亿元,潜在市场空间达520亿元。
以上种种,无疑不表明STEM教育,未来可期。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家长,随着STEM教育理念的深入,对STEM教育的重视与日俱增。在未来3、5年内,STEM教育将迎来风口。
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阿童木创想家官方公号。阿童木专注于3-18岁孩子的STEM教育,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软实力及综合素养提升。阿童木创想家目前开设有五大跨学科课程体系——机器人、编程、创客、竞赛、特色(3D打印机、无人机......)课程,提供品牌合作,希望自己的教学理念得到传播,惠及到更多的孩子,致力于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