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年前,武汉轰动世界的是什么?

2019-10-26     光华楼评

重构空间,使之重现生机,是城市复兴的表现之一。


最近一周,武汉轰动世界。

一场世界性体育盛会,是武汉最好的城市营销。

而110年前,武汉也曾轰动世界。

那时,张之洞,一个人,改变一座城。他在武汉办企业、兴学堂、练陆军。

他被誉为“武汉城市之父”。湖北枪炮厂、汉阳造、汉阳铁厂、自强学堂。而很少有人知道,武汉的第一座水厂与张之洞有很深的渊源。

110年前,在汉口宗关,张之洞批准建立武汉第一座自来水厂。这一历史创举,使得武汉成为中国第四个拥有公用自来水的城市。

110年间,这座水厂,滋养着一座城。这里成为大汉口的自来水“源头”。

01

在武汉,同饮一江水。

如今,家家户户用上自来水。而110年前的武汉,人们要到江河里挑水吃,然后用明矾澄清。在汉口江汉路步行街上,还有一尊铜雕“挑水图”。


图源网络

喝上自来水,在当时是天方夜谭。1906年,浙江商人宋炜臣等人筹集300万银元,申请开办水电公司,很快就获得张之洞批准,“汉口地方,近年益形繁盛,应办自来水、电汽灯两项。查该职商等资本素称殷实,应即准其承办”。

为此,张之洞还特拨官款30万元相助,并特许既济专利,规定汉口地区“除租界外,不得另设电气灯、煤油气灯、自来水公司"。

这种做法在当时是相当超前的。这家公司名号为,“汉镇既济水电股份有限公司”。其中,汉镇指汉口,既济,水火相济之意。


1910年的宗关水厂 图源:武汉市水务集团

1906年,水电公司开建。1909年9月4日,汉口宗关水厂通水。当时,人们对自来水还有种种顾虑,怕喝了肚子痛。宋炜臣准备来次现身说法。第二天他来到汉正街一处公用水站,从水龙头中放了满满一杯自来水,吸引了众多过往行人。

他说:”各位父老兄弟,有人说,这机器水是洋水,还说这洋水有毒,我们中国人喝不得,喝了犯肚痛病,这是没有的事。”说完,将一杯自来水一饮而尽。

02

据史料记载,自来水,被称为“洋水”。1881年,上海杨树浦自来水厂诞生,日供水2270吨。1905年,广东省自来水公司在广州成立。1910年,北京出现第一座自来水厂。

从此,宗关水厂代表着武汉近代民族工业之源。当时,水厂的日生产能力约2.3万吨,覆盖24万人口。

水厂建成之初,少数富人接水管入户,大多数居民在水电公司设置的售水桩买水。武汉人熟悉的地标“汉口水塔”,是这家水厂的一大配套。宗关水厂和汉口水塔,都是英国工程师穆尔设计的。其中,“水厂公房”最顶级的房子,人称“经理楼”,有上百年的历史。


老泵房停用后,被改造为陈列馆 图源:武汉市水务集团



宗关,源于“江汉朝宗”,是长江与汉水交汇之源。

汉口开埠前,清代武汉地区的税卡,武昌称“江关”,汉口东称“汉关”,汉阳鹦鹉洲称“朝关”,汉西称“宗关”,系按“江汉朝宗”四字排列,后为码头港口。

这里有渡船摆到汉阳郭茨口、十里铺,也有小火轮到汉川、天门,不远又是出口汇入长江,堪称一个大码头。

03

在宗关水厂旁,有两家大厂:一家面粉厂、一家纱厂。

这两家厂都与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有关。

1912年,这对兄弟在上海创办了第一家工厂——福新机器面粉一厂。1915年,他们又投资申新纺织等两家纱厂。

这对兄弟,人称为“面粉大王”和“纺织巨子”。高峰时期,他们拥有12个面粉厂和4个纺织厂,位居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第二位,仅次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汉口申新第四纺纱厂 图源网络


汉口申新第四纺纱厂办公楼 图源网络

1918年,在硚口宗关,福新面粉五厂,是华中地区最大的面粉厂。并在附近设立申新纱厂四厂。福新面粉厂生产的牡丹牌面粉,是老武汉人的记忆。

这对兄弟曾在汉口宗关居住。这两家厂合在一起,名曰“申四福五”。后来,这两家厂改造为武汉第三棉纺厂、武汉第一面粉厂。

可以说,老武汉人,吃的是这里的自来水与面粉,穿的是这里的纱。


1931年汉口地图中的宗关工业区 图源网络

以宗关为核心,辐射整个硚口,太平洋肥皂厂、南洋烟厂、康成酒厂、宝丰细布厂、燧华火柴厂、大公电池厂,这片热土成为武汉吃喝用的“源头”。

3年前,荣氏后人寻访“申四福五”两厂旧址,并捐赠珍贵史料677件。

04

宗关与汉正街一起,构成大汉口的起源。

解放前,中山大道只到硚口宗关,老式公共汽车在这里掉头。宗关成为连接汉口闹市的起点,硚口以上至舵落口,就数它繁华。


武汉的变迁 图源网络

宗关的东边是太平洋,西边是简易宿舍。宗关曾有一座客运站,周边是长途客车的聚集地,从这里到汉川、孝感、随州、安陆。

江汉二桥建成后,宗关变为通衢大道。二环线上,车水马龙。

对很多新武汉人来说,知道宗关,是通过“宗关站”。作为武汉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的起始站,2004年7月28日上午9时,宗关站启动出发了第一班列车,武汉从而正式迈入了轨道交通时代。


1号线,贯穿大汉口 图源网络

宗关站是武汉地铁梦开始的地方。那时,轻轨只完成了一期工程,全程很短,从宗关到黄浦路,车厢里人很少,

2015年12月28日,地铁3号线在此换乘。宗关站成为武汉人流量较大的地铁换乘站之一。

在宗关,有水厂路小学,被誉为硚口四大名校之一。新合村小学多出“国脚”,被称为“国脚的摇篮”。在宗关站旁的武汉十七中。这里的美食都在巷子里,也是武汉的宵夜圣地。

按照产业规划,建设宝丰—宗关特色商务带,将重点布局总部经济、商务办公、生态居住等功能,建设现代商务中心。这个商务带的右侧是汉正街,左侧是汉江湾。

从此规划上,我们看到一座未来之城。

05

两江交汇,是武汉之源。

以南岸嘴为圆心,画一个半径3.5公里的圆,就是长江文明之心。宗关水厂,就在长江文明之心的范围之内,位于硚口的“金腰带”之上。

一江之隔,就是汉阳钢厂等历史遗迹。与之不同的是,宗关水厂地块,拥有汉江滨江文化资源。未来,这里是汉口滨江文化之源。

在10月16日的融创华中品牌发布会上,对其在宗关水厂地块上的“融创一江源”,予以浓墨重彩。它是融创在武汉三大脊梁项目之一。


发布会现场

该项目位于武汉的1.5环,南临汉江,被解放大道与沿河大道两条主干道环绕,是一座约66万方城市综合体。其中包括新型商业门户地标、国际品质社区、工业遗产滨水文化带与都市绿轴。


项目地块方位图


项目效果图

在项目的E地块上,有3处历史遗存:福新面粉五厂主楼(市级文物保护建筑,建造于1918年)、汉口第四申新纱厂厂长住宅(三级工业遗产建筑,建造于1930年)、及纱厂员工宿舍(三级工业遗产建筑,建造于1930年)。

这3处历史遗存,位于汉江工业遗产文化带的核心位置。

06

这些破败的老房子,如何焕发新生?

融创虽然也在探索古建保护,但这一次他们邀请了专业团队。比如,历史建设设计,浙江绿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结构加固,中南建筑设计院。

这些业内高手在一起,才能创造奇迹。

目前,历史建筑的现场踏勘、结构检测与专家会已完成。按照建筑方案,提取建筑桁架、清水红砖与拱形门窗等建筑元素,修旧如旧。

在历史的基础之上,更好建构未来。



文化街效果图

110年前,武汉轰动世界的是什么?


工业遗址广场效果图


地块之间的空中连廊效果图

在建筑规划上,融创一江源项目内的商业地标,3栋塔楼高低错落,形成天际线。这些办公楼建筑外形造型,取自“汉江揽胜图“。这些楼之间留下一条尺度怡人的汉江视觉通廊。


汉江揽胜图


城市天际线


商业效果图


商业效果图

在住宅部分,考虑到观江效果,建筑高度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围合式街区布局,规划有丰富的邻里交流空间。在品质标准上,参照融创壹号院的标准,采用典雅的新现代风格,为汉口献上一座融历史、见未来的作品。


住宅效果图

同时,项目内有一处21班小学用地,与一个12班幼儿园的规划。


小学效果图


幼儿园效果图



[后记]

在武汉,旧城改造与城市更新加速,历史在这座城市烙下的印记,也在慢慢随之消失。但有些历史印记,我们要保护。

纵观国内,深圳华侨城创意文化园、杭州之江文化创意园、上海苏州河艺术仓库区等,均属旧厂房改造成文创产业的成功案例。

最近几年,在武汉,403国际艺术中心、平和打包厂、汉阳造、江城壹号、花园道、红T时尚创意街区等改造较成功的身边案例。

宗关水厂,是武汉的饮水之源。这个地块上的三个厂:水厂、面粉厂与纱厂,也是武汉民族工业的“源头”所在。

这里讲一个故事,荣氏兄弟发家致富的起源地,是无锡运河外滩。

后来国内一家开发商聘建筑大师隈研吾作为总设计师,完成对一个老机器厂的保护规划方案,最终设计出一条人文艺术商业街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文|杨光华(地产写字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f68CG4BMH2_cNUgxDA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