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跃而成了河南省安阳市政协委员,吴培文究竟做了什么呢?有什么贡献呢?这还得从他家的祖坟地说起。吴培文是河南省安阳市武官村人。1939年,日本占领了安阳,安阳老百姓被置于日本人的恐怖统治之下。用两个词来形容安阳老百姓的状况,便是饿殍遍野、伏尸百万。为了生存,吴培文和族叔吴希增打起了自家祖坟地的主意。他们当然不是要挖祖坟,而是要寻找一件宝藏。
武官村祖祖辈辈一直传说,吴家祖坟地地下埋藏着宝藏,可惜的是数百年来都没人挖到过。宝藏,在当时算是吴培文和族叔吴希增最后的希望,要是真能挖出来,拿去换个几千、几万大洋,大鱼大肉好好吃上一顿,那简直太爽了!于是,叔侄俩决定动手。在自家祖坟地转悠了好几天之后,当年3月19日下午时分,地底下终于传来了好消息!
吴培文老人回忆说,当时他和叔叔用的是洛阳铲。这是盗墓界的一种神器。当洛阳铲打到地底下十多米深时,忽然打不动了。将铲子提上来一看,泥土上裹着铜锈。叔侄俩顿时兴奋异常,终于找到了宝藏!
当天夜里,叔侄俩找来家族里的十多个小伙子开始挖掘工作。趁着夜色,十多个人飞快的挖着,然而因为宝藏距离地面太深,到天亮也还没挖到那个深度。日本人当时对安阳的统治是非常严苛的,为防止被日本人发现,叔侄俩决定用原土将洞口掩盖起来,待晚上再挖。第二天夜里,参加挖掘的人变成了四十多个,挖掘进度快了很多。此后连续挖了两个晚上,终于将探测到的宝藏挖了出来,乃是一件青铜大鼎。
据后来文物专家考证,吴家叔侄俩挖到的青铜大鼎是商朝武丁时期的东西,主人是武丁的王后妇妌。鼎身内壁刻着三个字:后母戊。说到这里大家也就清楚了,吴家叔侄挖到的青铜大鼎正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后母戊鼎,也叫司母戊鼎,被收藏在国家博物馆,是中国的镇国之宝。
挖到宝鼎后,吴家叔侄将宝鼎藏在吴家大院,曾三次变换宝鼎的藏身之地,躲过了日本人追索。因此,新中国成立后,吴培文因为保护中国的珍贵历史文物不外流,而获得安阳当地政府的褒奖,并当选安阳市政协委员。这就是国宝司母戊鼎与它的发现者吴培文的传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