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名城泰州商业老街

2019-11-19     泰州小叟

泰州“老街”,泰州妇孺皆知坐落在秀丽的凤城河畔,宽阔的迎春路旁。然传统意义上的江淮名城泰州商业老街位于何处?并非众所周知,很多年轻的朋友确是不太清楚。

在泰州老辈人的记忆里泰州历史上的商业“老街”是由坡子街、彩衣街、篮行街三条街串联而成,南北走向,总长约两华里。

旧时 坡子街南起北城河吊桥(解放前,白天放下通行,夜晚收起宵禁),北至西坝口,因南高北低约20度坡度的走势面得名。原宽度两辆黄包车难以交会,解放后,1951年将其拓宽至10米,两侧外加行人道各2米,铺设混凝土路面,是苏北地区唯一的“水泥马路”,历经五十多年直至本世纪初拆迁改造仍完好无损。

泰州历史上的“老街”由坡子街

坡子街1951年将其拓宽至10米,两侧外加行人道各2米,铺设混凝土路面,是苏北地区唯一的“水泥马路”

坡子街1951年将其拓宽至10米,两侧外加行人道各2米,铺设混凝土路面,是苏北地区唯一的“水泥马路”

坡子街1951年将其拓宽至10米,两侧外加行人道各2米,铺设混凝土路面,是苏北地区唯一的“水泥马路”

坡子街是泰州的一条老商业街,也是泰州最繁华的一条街道,它在里下河地区远近闻名,位置在今海陵坡子街北路自北门城河边至中百一店处。六七百年前这里还是比较荒凉的。南宋时,这里只不过是挖河填土垫成的一条道梗,南高北低,当时人称"坡子"。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徐达奉朱元璋之命,带兵攻打张士诚的根据地--泰州,因军事需要,由缪湾向南加挖了十五里河道,使济川河直通长江口。坡子上买卖也逐渐热闹起来。东、西两坝的修筑,改变了泰州城市发展的格局,原在城中升仙桥一带的商业中心也开始向北转移。当这个坡子发展成店铺林立的街道时,"坡子街"之名就随之叫开了。

彩衣街顾名思义聚集各色布匹、衣着服饰店铺而取名,经营新衣、旧衣,亦可裁剪现做,从西坝口至通仓桥口。

篮行街因经营各种竹篮、竹椅、竹篙等竹制品而命名,从通仓桥口至扬桥口。越过扬州路(旧称江海公路)就是下坝地区了,虽也有店铺但与民宅相间绵延三四华里至迎江桥(旧称赵公桥)。每年农历一进腊月,泰州北边的里下河一带,南边的四乡八镇及周边城镇的群众都纷纷到泰州来购买年货。这时坡子街上手推独轮车的、肩挑大箩筐的,穿梭于南来北往的人群中,到鼎盛南货店、大兴昌杂货店买年货的络绎不绝,天福布店、天成泰布店的店员更是接应不暇。

中百一店门顶上的“三面红旗”,四乡八镇有不少群众,当成了“坡子街”的代名词

解放以后,坡子街两边的商店、建筑,陆续进行改造和扩建,国营副食品商店、中百一店、凤城商场、天福商场等都先后改变了面貌。1970年,泰州第一百货商店移址扩建后,营业大厅门顶上的“三面红旗”,一时又成为坡子街新的标志。在七、八十年代,四乡八镇有不少群众,把“三面红旗”当成了“坡子街”的代名词。

1956年天福布店前群众拥挤在收听高音喇叭转播梅兰芳先生回乡访问演出实况

新华书店北边高墙脸门是蔬菜公司

国副对面的新华书店

人民剧场(1956年泰州市人民政府在这里举办“泰州各界人民欢迎梅兰芳先生回乡访问演出大会”

西坝口富春饭店及富春旅社

西坝口富春饭店及富春旅社路南邮电大楼

这条“老街”东西两侧商贾云集,各式店铺鳞次栉比,各类商品琳琅满目,购物人群川流不息。特别是进了腊月二十至三十晚上,市民及里下河地区百姓都要光顾,来打年杂货,购衣帽鞋袜、请香火对联、洗把澡过年,此时从坡子街上向北一眼望去,用“摩肩接踵、人头攒动”形容一点不过分。

这条“老街”东侧著名商家有:人民剧场,1956年泰州市人民政府在这里举办“泰州各界人民欢迎梅兰芳先生回乡访问演出大会”,、新华书店、天福布店(店堂挂一匾金字招牌《真不二价》以示诚信,对老顾客尤其是里下河来的老顾客可赊欠布款,招待早茶或午饭)、方广大茶叶店、大兴昌杂货店、鼎盛寄卖行、文明旅社(1938年陈毅元帅三进泰州城东进谈判的下榻处)、泰州浴室、一美酱园、富春饭店(泰州著名的烫干丝、鱼汤面、长鱼焦从这里声名鹊起)、沈记米厂、大同照相馆、石头人布店(因门前右侧竖一块约60厘米高的石头人像而出名,以至不知其原名宝号)、存济昌药店等一批老字号。这些店铺之间夹着天德巷、天禄街、湾子街、紫藤街、塔包巷、储才巷、徐家桥巷等后街背巷通向“草河”两岸的民居、豪宅

稻河西岸是一条不足十米宽的稻河路,人们越过架设在稻河上的座座桥梁拥向大街购物、餐饮、文化娱乐。上小学、中学时,我每天从稻河路往返四趟,站在扬桥桥面上眺望一艘艘南来北往的粮船、瓜船、菜船从一座座石拱桥下穿过,岸上开设的“陆陈行”(五谷加豆类)繁忙的稻谷买卖,岸边熙熙攘攘的人群上船去挑拣各种瓜果、蔬菜。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稻河”与“草河”承载着这座城市粮草的供给功能,又承载着南北商品集散的物流功能。明洪武二十五年在泰州筑东、西两坝,从此上河与下河不能通航,旅客需要“过坝”、货物需要“过载”,形成了泰州特有的行业——“过坝业”,人流物流繁忙异常。

坡子街大规模改造后,这里已很难寻觅古街的痕迹。今坡子街南面东、西两侧的景观桥上,分别安装有高浮雕铜雕。该组浮雕共四块,每块长二十二米,由上海雕塑家吴进贝承制,其画稿由泰州画家居志毅绘制。整组雕塑有一千六百多个人物和上千间房屋,画面整体立体感较强,再现了古泰州坡子街商铺林立、人车稠密的景象。

坡子街大规模改造后

坡子街大规模改造后

坡子街南面的景观桥

坡子街南面的景观桥

泰州小叟申明:部分文字和配图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侵权即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Bd8cjG4BMH2_cNUgf_S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