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东三省及内蒙古东四盟的辽阔土地,生活着这样的一群人;
他们被统称为“东北人”。
东北人,在有些朋友的印象里可能是这样的:
一言不合就开干;
有理没理反正就是要捶你;
谁劝都不好使。
精神小伙三件套,紧身裤子大金表,老妹儿人手一件貂。
一人我饮酒,醉来把左边跟我一起画个龙。
喊麦、说唱、扭秧歌,硬是支棱起了东北铁汁的风花雪月。
轻工业快手,重工业烧烤。
看到这里,如果觉得跟你的印象完全吻合,内心狂喜甚至忍不住想比个耶的朋友;
那么恭喜你
你将获得一次“被洗脑”的机会!
害!你们对东北的印象简直太 太 太 太 刻 板...
那不过是一部分脱离的高级趣味的人罢辽。
大部分的东北人民,还是普普通通。不会二人转也不会喊麦,抗不了冻也喝不了酒。
趁此顺便先来第一个更正:
东北,不是一个省,也不止是黑、吉、辽三个省。
东北人,不是海南人,也不全是精神小伙、爱貂、干架一把手。
不
信
你
去
东
北
你
会
发
现
东北人的自来熟,就像土灶大锅咸饭,那是粒粒分明粒粒熟,不带夹生的。
在他们眼里,你夺(duó)大、打哪来、干啥这些通通不重要。
从一声大妹子、一句老弟开始,眼神对视就想跟你交朋友。
不管熟不熟,碰上了就是朋友。
两桌一并那都是小菜,运气好指不定还能捡个对象。
要知道这年头主动的人老稀罕了。
自来熟再配上自带二人转搞笑的东北话,什么社恐、认生,在这儿大东北的铁汁能一一给你融化了,太可爱了。
此处无声胜有声,也就一眼宛如看到语音。
不管在多杂多硬的交际圈里,东北话总能野蛮生长,有着全面式覆盖打压他地口音的能力。
只要一堆人当中有那么一两个东北人冒尖儿,过不了三天,全堆一股大碴子味儿。
甭管啥话都不好使,绝对得跑偏!
干哈?
咋整啊?
咋回事儿啊?
一学就会,说得还挺对,唬得连自己爹妈都开始怀疑人生。
而成语接龙就是最好的等级测试,倘若脱口就能“银银为我,我为银银”,方可领悟东北语言生长能力为哪般。
反正呐!
这东北老铁,唠嗑是真能唠,自来熟也是真的,可爱是真的,牢靠也是真的,得劲儿!
东北可是个艺术细胞泛滥的地方。
暂不说别的,作为春晚小品强有力的输出之一,喜剧精神虽像天上星,摸不着看不透,但幽默就在那里。
小品一哥,押韵狂魔赵本山;
“改革春风吹满地,中国人民真争气”
“人是衣马是鞍,一看长相二看穿”
“白天想夜里哭,做梦都想去首都”
影坛笑咖沈腾兄;
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小屁孩谢飞机 ,也是个十足的段子手。
上到 99 下至刚会走,东北人,就是文字游戏的缔造者。
除了写诗讲段子,地名也是块施展才华的幕布。
除了活物、没有生机的裤裆、动作等等都能拥有姓名...
通俗易懂接地气,却又透露着一股文化人独有的浪荡不羁。
俗而不庸,即为艺术。
在这片被艺术浸染的厚土之上,人才比比皆是。
谐星走得了 T 台,赶得上潮流。
这位走在时尚前端的男人,97 年就穿着 Aj13 熊猫款走上了春晚。
年代久远大家凑合看吧这图
东北男孩也不全活在快手里,也长在了亿万少女的心中。
东北老妹儿也不全都迷恋大貂,也没有人手一件皮草。
能耍宝,能耍帅,还能为国拿金牌。
东北人的酒量,就像硬核的东北话,盛名在外。
闽南人以茶待客,东北铁汁以酒会友。
是朋友就跟我整两壶。
上桌酒量很真实,基本秦岭淮河已北就找不到对手了。
此处那群不会喝酒的东北老铁,默默留下委屈的泪水...
东北哪哪都大,除了酒量大,地儿大,碗大,菜量也大。
份份实打实,不带整虚的。
除了心宽体高菜量大,人彪胆也贼拉大,啥也不惧。
别人眼里的东北汉子大概是这样的:
东北爷们眼里的东北大妹是这样的:
咳咳...确实,啥都不惧,就宠老婆。
每个东北爷们的“你瞅啥”后边儿;
也不全接着“瞅你咋滴”,也可能是“瞅你真俊(zùn)”。
仗义又豪爽,能不藏着绝不掖着
可爱又热乎,耿直也清楚
......
说起东北,可能很多人的印象依旧停留在:
白云黑土还在养着公鸡中的战斗机;
穿上大花袄坐在土炕上转手绢儿;
有穿不完的貂,戴不完的大金表;
一言不合社会摇 battle;
....
但其实,东北真就只有这些吗?
工业上,工业基地基础好,不论是石油、化工、还是轻工业制造在国内都遥遥领先。
农业上,有着辽阔的黑土地,年年收获大量的高粱、大豆、玉米...东北大米更是走遍大江南北,口感也强于一年三熟的南方米,这是高寒之地北大荒人的骄傲之作。
人文上,东北人,就是东北最大宝。尤其是那股真诚地热乎劲儿,像极了冬日暖阳。
假如东北人有两张嘴,一张负责搞笑,一张负责辩解...
大中国一家亲,其实不管任何一个地方,肯定会存在着个例。
但有一说一,地域黑真的没意思,刻板印象该卸下啦!
素材来源:
图片源于网络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分享
---END---
大中国,一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