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事情磨蹭怎么办?优秀的父母只做了4件事,轻松解决

2019-07-29   幸福家长课堂

快点起床了,上学要迟到了;快点吃,饭都凉掉了;快点睡觉啦,明天起不来了;作业怎么还没有做好啊?你看你,出门都说了20分钟了,你到现在衣服都没穿好。

这些话是不是很熟悉? 每天,家长都要和孩子说上很多遍,不管孩子做什么事情,家长都能找到催促的理由。

因为爸妈觉得孩子,太磨蹭了。。。。。这就是我今天和大家一起聊的话题:你家孩子磨蹭吗?

父母可以这样做,让孩子从磨蹭转变为自觉:

1.戒掉唠叨

很多家长不知道,越是唠叨、催促得多,孩子越爱磨蹭。

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关于它的解释是这样的: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说白点,就是:“要想说出的话有力量,就别唠叨”。

你唠叨时间长了,孩子做事的标准不是“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而是“妈妈有没有催”。妈妈催的才是紧急的,妈妈不催的一概不去主动做。渐渐地,孩子的内驱力在这样日复一日不停的催促声中被消磨殆尽,就变得越来越不自觉。

孩子有他自己的做事节奏,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大人们不要总是以成人的节奏去要求孩子,给他一些慢慢成长的空间。

2.改掉包办

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家长为孩子做的越多,孩子越喜欢磨蹭。因为他对父母的帮助产生了依赖心理。

想让孩子做事自觉高效,还需孩子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面对孩子的教育,我们不可事事都管,但又不可一事不管,凡事掌握个度,给予孩子更多的选择与自主机会。我们应该要帮助孩子形成更加完善的性格,培养更好的习惯,而不是事事包办,让孩子成为一个凡事依靠父母的寄生虫。适当地犯犯懒,给孩子试错的机会,这样孩子才能更快地长大。

3. 培养孩子时间观念,亲身体验

生活中家长总是习惯于讲道理的方式,来给孩子灌输时间概念。如: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就是金钱,想让孩子正确认识时间、形成时间观念。

靠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还需要多给孩子亲身体验时间的机会。如:在等地铁公交的时候,告诉孩子“还有3分钟车就到了哦”,孩子能够自己体会到3分钟到底是有多久,再比如:观察时钟,“这个指针转一圈就是一分钟”。

尤其利用孩子感兴趣的事物,来引导孩子认识时间,会加深孩子的印象。孩子对时间长短的感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父母要经常性地利用各种时机与孩子一起体会。

4. 多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拖拉磨蹭是因为不知道该从何下手,乱了分寸,所以就只能拖延,这往往是因为缺少独立做事的经验。

生活中家长不妨多给孩子独立完成事情的机会,在不断的尝试和尝试所带来的后果中,孩子会逐渐摸索出自己的一套做事方法,懂得轻重缓急,学会有规划有条理地去解决问题。

从3岁开始,孩子的自我开始发展,这时候可以开始从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自己背书包这样的小事情入手,让孩子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这个意识。

每个孩子都值得拥有自己独立的人生,毕竟所有的母爱、父爱最终都是为了让孩子们能够独立面对世界。做家长的,如果把一切都安排好,反而剥夺了孩子成长的机会!

孩子在这些小事中可以不断积累经验,学会自我管理,渐渐懂得什么时间做什么事,自主掌握每一件事所用的时间。

我们发现,越是磨蹭的孩子,背后往往有个着急的、经常催促孩子的母亲。因为孩子一磨蹭,家长第一反应就是催催催,越催促,越磨蹭,最终成为一个恶性循环。

想让孩子不再磨蹭,就要先从改变自己入手,用自己的言行去引导孩子、影响孩子。

作者:一一,左手教育,右手新媒体,6年以上教育经验,愿意和百万家长一起分享育儿经验,共同成长。欢迎添加微信公众号:名校家长课堂(ID:jiazhangket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