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2点20分,就在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的医护人员刚刚结束一位重症患者抢救的时候,护士站的呼叫器又一次响彻病区。与此同时,值班护士也听到了从三病室里传出的焦急的呼救声音:医生,快来呀,救命!
孟俊峰大夫第一时间就来到了11床老太太的床旁,发现患者喘息,呼吸困难,有明显的三凹症,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心率120次/分,指脉氧45%,孟俊峰大夫立即给予患者高流量、面罩吸氧,并给予甲泼尼龙和多索茶碱针应用。
同时患者陪护自诉,患者是由于进食一颗葡萄后,突然出现这些症状。
考虑患者是长期卧床、意识不清的老年患者,误吸的风险极大,需要插管急救。孟俊峰大夫就立即请重症医学科急会诊,同时科里值班大夫和护士们都迅速作出反应,一起抢救患者。
陈豪杰护师将吸痰器备至患者床旁并给予有效吸痰,吸出20多ml黄色黏痰;张文芳主管护师将抢救车拉置病房;张娇娇护师立即协助患者头低足高拍打背部,进行刺激咽喉,无效。遂迅速另建一路静脉通路,并立即给予患者翻身拍背,一切都紧张而有序的进行着。
5分钟不到的时间,重症医学科的许智晶大夫就带着紧急插管的急救物品赶到了抢救现场,根据经验,许大夫再一次为患者鼻腔和口腔做吸痰处理后,徒手对患者的咽腔部位进行探查,并顺利地为患者掏取出了卡在咽喉部位的葡萄,紧接着再次给予患者吸痰治疗,患者的喘息和呼吸困难症状有了明显改善,指脉氧随即波动于95%左右,生命体征也都恢复到了正常水平。
目前,误吸发生率不断升高,进而引发吸入性肺炎等一系列疾病。老年人因为机体组织结构的衰老和生理功能的减退及疾病增多等原因,容易在进食或饮水过程中发生误吸。家中老人一旦发生误吸,紧急合理处理至关重要。
(1)疾病因素
伴有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气道痉挛的疾病,如脑血管疾病、阿尔茨海默病、晚期肿瘤等易引起误吸。
长期留置鼻饲饮食,环状括约肌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功能障碍;同时,留置的胃管易使食管相对关闭不全,胃内容物反流至口咽部而发生误吸。
因病情需要使用镇静药、抗焦虑药等药物可引起意识改变,增加误吸的可能。
(2)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口腔黏膜萎缩,咽及食管的蠕动功能减退,喉部感觉减退,吞咽反射功能渐趋迟钝而致误吸。
(3)体位因素
老年人身体虚弱,进食时如采取卧位或半坐位(抬高床头小于30°),在进食过快、过急、过多或由家人协助进食时都将增加误吸的机会。
(4)照料人员因素
老年人若由家人或护工照料饮食起居,如照料人员缺乏必要的照料常识,不能正确掌握喂食技巧均可引起呛咳或误吸。
食物选择
以半流食为主,如粥、蛋羹、菜泥等,避免食用大块状、干硬类和刺激性食物。吞咽困难者应将食物做成糊状,避免进食汤水类,以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为主。
进食体位
进食时应尽量取半卧位或坐位。坐位进餐时,头颈稍向前屈45°,不能坐位进餐者取头高30°~45°半卧位,进食后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60分钟。为避免恶心引起食物反流,进食后不能立即做拍背、翻身等操作。
进食要求
保持环境安静,心情愉快,细嚼慢咽,不与周围人说笑,注意力集中。情绪不稳,大喊大叫时,应暂停进食,防止发生误吸。
老年人是误吸的高危高发人群,因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是老年人最为常见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因误吸导致的窒息也是老年人猝死的原因之一。有老人的家庭要高度重视对老年患者吞咽困难的评估与指导,加强老年人误吸防范。做好老年患者进食、饮水护理,及吞咽功能锻炼,减少老年患者误吸发生,为老年人的健康长寿保驾护航。
【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 辛可 肖婧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