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卷土重来!一夜新增9.3万,死亡破7000!国务院深夜通知:这件事不能再做了!

2020-04-15   花山检察

来源 | 故见(ID:GujianFS)


自从4.8日解封以来,武汉正式按下重启键,我们的热干面回来了。


解封第一天,武汉繁忙的交通线就上了热搜,在4月的春风下,国内看上去一片欣欣向荣。


可病毒,并没有如我们所愿,跟着上涨的温度而销声匿迹。


国外已一夜新增9.5万确诊,死亡破7000,而我国也并不足够安全。


截止4.10日,境外输入确诊1141例,无症状感染者突破千例,达到了1097例,而且增长人数有加快的趋势。



仅4.9号一天,黑龙江境外输入确诊就高达28例。



正如许多医疗专家判断的那样,国内疫情的下半场,尤其要警惕“外来输入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对入境人员进行全方位核酸检查,但无症状患者如此快速的增加,是我们所难以预料的。



针对无症状感染者,钟南山院士此前也多次提出警示:


现在不光要关心有症状的患者,还要密切关注无症状患者。

这些没有症状或症状很轻的人,能快速把病毒传染给别人
针对无症状感染者,要靠“双重检测”(核酸检测+抗体检测),仅凭经验根本看不出来。


李兰娟院士面对央视采访时,也发出同样的疾呼:

一定要重视无症状感染者!

他们看似正常,传染性却极强!

即便在实施隔离的情况下,一个人也至少可以传染3至3.5个人!


他们就潜伏在人群里,他们是无辜的受害者,也是致命的传播者!



最近国内有两例确诊病例,讨论度颇高。


第一个,是4月5日,山东1岁女婴孙某某,被确诊新冠肺炎
这个1岁的孩子经核酸检测为无症状感染者,没有任何发热、咳嗽的症状。
而早在1月29日,这个孩子的父亲被确诊新冠肺炎。


也就是说他的父亲在确诊并隔离的近三个月之后,女婴才被发现感染,有如此长的潜伏期,并且因为是无症状者,在被照顾的期间密切接触者肯定是非常多的。
第二个,是4月4日,武汉新增一本土确诊病例
这个病例也是无症状感染者,疾控中心通过大数据排查,怀疑他被感染,是在取快递时接触到了病毒。


无症状感染者,因为症状及其轻微、甚至毫无症状,本人也不能感知自己是否携带病毒,非常容易感染他人。


在国外,有报告指出:30%-60%的新冠感染者无症状或者症状轻微,但他们传播病毒的能力并不低,这些隐性感染者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疫情大暴发。



而现实也佐证了这一判断。


意大利一个村,因出现确诊者,3000人全部做了测试,结果发现感染者中50%~70%无症状;


意大利某小镇的采血站今日经检测发现,在60名献血者中有40人为阳性,均为无症状者。而这些人捐献的血液,有些已在未知的情况下流通进当地医院。



美国华盛顿州的一家养老院,经检测超过50%阳性确诊者无症状的,位于田纳西州的一家养老院,95%检测为阳性,且都为无症状患者;


无症状患者的难防难控,成为疫情下摆在眼前的一道难以跨越的关卡。


针对国内无症状患者激增的问题,国务院也在4月8日深夜,紧急发布了通知。



通知明确了无症状感染者的定义及相关管理防控条例,具体如下:


第一:无症状感染者无相关临床表现,但通过医学检测呈阳性的一类人。

第二:无症状感染者具有传染性,并存在着传播病毒的风险。

第三: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监测和发现,强调医学检测的主动性。

第四: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应当于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第五:强化机关单位的信息公开情况。

第六:无症状患者只有集中医学观察满14天且连续两次医学检测呈阴性的,方可解除集中观察。

第七:无症状患者的密切接触人群,同样应集中医学观察14天。

第八:无症状若出现临床表现,应立即转运定点治疗,更正确诊信息。

第九:组织专家巡诊,尽可能及时发现确诊病例。

第十:解除集中观察的无症状患者,还应继续进行14天的随访和观察。

第十一: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场所的强化监测。

第十二:国家支持开展无症状患者传染性、传播力、流行病学等的科学研究。

第十三:加强与世卫组织和相关国家等的合作。

第十四:加大新冠病毒知识的科普宣传力度。


很显然,防治“无症状感染者”已经成为当前国家的抗疫重点。


因为无症状,所以就像是一枚隐形的炸弹,看不见、摸不着,可一旦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疫情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严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能掉以轻心!



然而,在阳春4月,很多人都开始对病毒放下戒心了。


摘口罩、聚餐、出游、挤爆一个又一个的娱乐场所和景点……


在西安,小长假期间,大唐芙蓉园单日游客2万左右,达到园区容载上限。



在黄山,游览的人们比肩接踵,其中不乏脱下口罩者,最后导致景区紧急关停。



在深圳,夜场开放,不戴口罩蹦迪成为常态。



看着这一幕幕,都让我无比心慌。


在无症状感染者飙升的时期,怎么会有这么多人如此放心的摘下口罩,外出游玩、聚集?


真的不担心被感染吗?!不害怕疫情反扑吗?!


现在的一时大意,很可能就会酿成大错!



还记得韩国的“超级传播者”事件吗?


韩国一位61岁“新天地”会的女教徒,在体温高达38.8°C的情况下,拒绝检查和隔离。


不仅如此,她还在酒店的自助餐厅大吃大喝,与50多人共同就餐。


在明知自己有肺炎感染的症状下,坚持参加了“新天地”的教会礼拜,当时参加礼拜的人数超过1000人,感染了至少23名其他病患。


和她同时参加礼拜的1000名“新天地”教徒,都因此被警方逐一参考名单排查隔离。



无疑,“超级传播者”是可怕的,但这还是在传播者有症状的情况下,警觉的人们尚且可以察觉防护。


而一个没有症状的超级传播者,就不仅仅是可怕,而是恐怖。


历史上著名的“伤寒玛丽”事件,就是典型的“无症状超级传播者”。


当时伤寒只在贫穷的地区传播,玛丽身上带有大量活跃的伤寒杆菌,但她毫发无伤,靠近她的人却迅速感染。
这些致命的病菌,已经和玛丽自身形成了极其奇妙的共生状态,并经由她的身体寻找更多宿主。


最终,在发现玛丽是病毒携带者时,她已经先后在纽约市的七个家庭、一个医院担任过厨师,共计造成53人感染、3人死亡。


无症状感染者+超级传播者的双重身份,让厨师玛丽具有巨大的隐蔽性,也具有可怕的杀伤力。


当你在景点游玩时,如果身边有无症状感染者;

当你爬山觉得太闷摘下口罩时,如果身边有无症状感染者;

当你没有任何防护的蹦迪时,如果身边有无症状感染者;


会发生什么……


未知的,才是最让人恐惧的!



钟院士说: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中国从高危险区域,进入了低危险阶段,但是低危险不等于没危险。
其他国家疫情还比较严重,外来输入病例在我国产生很多感染问题,不能掉以轻心。


保护自己,最核心的,就是保持距离,做到“三不”:不要参加聚众的集会,不要聚餐,不要去人多的地方。


要知道,避免飞沫传播,仍是最重要的防护措施。


我们只有保持理性,不大意不放纵,才能捍卫上一阶段的抗疫成果,才能尽快尽早复工复课。


借用王辰院士的一句话:


别以为已经胜利了,大家只是对新冠缺乏想象力。


忍一忍,再忍一忍!


为自己,为家人。


也是为曾在一切奋不顾身的医护工作者,为抗疫做了太多努力的我们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