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GPU换四件马甲卖4年:nVIDIA的牙膏战术完全不输Intel

2019-12-31   淘数码

nVIDIA版牙膏皮:帕斯卡Pascal架构的GP108

从2017年的GT1030开始,这块GPU已经被压榨到了极致。桌面版最高功耗能压在40W以内的它,顺其自然地成为黄主刀手中入门级Mobility GPU最佳选择:

GP108 VS GP107的阉割关系一图分晓

384条流处理器、64bit显存位宽、14nm制造工艺、30W以内的功耗、接近GTX750的性能,在低功耗极简风盛行的笔记本显示领域,让这张目前nVIDIA在售产品中性能最差的一款GPU,成了名副其实的印钞机。

GT1030、MX150、MX250、MX330,改四回名字,依然都是这颗GP108核心

从桌面版40W,到“满血版”25W,再到“残血版”10W

同名不同命的情况,在这张显示卡身上得到充分的体现。鉴于不同型号、设计重心的笔记本电脑对GPU性能、热功耗的要求不同,这块GP108核心在不同笔记本电脑上的性能是大有不同的(下图):

功耗不同的MX150显卡,性能差距在20%左右

因此,很多买了低功耗轻薄笔记本的用户,吐槽自己的MX150性能太差,完全比不来古董级的GTX750显卡,原因就在于功耗被阉割了。当然了,随着nVIDIA在GPU市场统治地位的巩固,升级换代这种事也在移动GPU这里断了香火,导致马甲换皮事件再度发生: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官方加压最为致命:MX250闪亮登场(注意,上图ROPs数量识别错误)

光栅单元、纹理单元依然还是16/24,以AIDA64数据为准

自GP108首次以GT1030之名亮相以来,MX250已经是它第三个名字了(三姓家奴?)。设备码1D13为它和其“前辈”MX150在驱动程序中划清了界限。当然了,和Intel换代时稍微超频那么一丢丢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这样带来的“性能提速”更为令普通消费者接受:

MX250比MX150在核心频率、显存频率上小超了一点

MX150对比MX250的官方超频如下:

  • 默认频率:1468MHz 1518MHz
  • Boost频率:1532MHz 1582MHz
  • 显存频率:6008MHz 7000MHz

至于其他方面,没啥变化,MX250依然是残血版10W、满血版25W换名继续卖,不仅如此,它还迎来了第四次改名~ ╮(╯╰)╭

nVIDIA Geforce MX330闪亮登场

没错,老当益壮的GP108在上市的第四个年头,第四次改名为MX330“全新”发售!

大家很快就可以在下个月的各品牌笔记本电脑上看到这款“全新”GPU开卖了!

毫无疑问的,MX330和GT1030、MX150、MX250采用了完全一致的GPU核心,当然也会具备两个档位的功耗(10W/25W)搭配不同笔记本产品,至于时钟频率方面,小超一下估计也是必不可少的。但唯一值得庆幸的是,下一代的MX350换核心了(下图):

MX350移动显卡依然还是帕斯卡核心,但SP数量升级为640条

换句话说,MX330和MX350的差距,肯定要比MX230、MX250大得多了。满血版的MX350应该搭配了14nm的帕斯卡GP107核心,也就是大家熟悉的GTX1050。它具备640条流处理器,性能表现应该比MX330强40%以上。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显存位宽仍为64bit,而非桌面版GP107使用的96bit或128bit。

总结

至此,GP108的奇妙冒险之旅大概就介绍到这里。MX330这一代已是它第四次改名登场,而这似乎并不意味着故事的结束,未来的MX400系列移动版显卡能否还有GP108的一席之地?

就看AMD和Intel努不努力了~╮(╯╰)╭

感谢阅读本文,我们下期GPU漫谈节目再见!ヾ(•ω•`)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