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根本没有“坑儒”,为何被冤枉几千年?《史记》暗藏铁证!

2020-09-30   小懒猫yen

原标题:秦始皇根本没有“坑儒”,为何被冤枉几千年?《史记》暗藏铁证!

说到秦始皇,中国人可以说没有不知道的,他在历史上也是褒贬不一。有的人说他有功,因为他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说他有过的人,是因为他在统治期间过于的残暴,大兴土木,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劳役,阿房宫,秦始皇陵,长城,这样巨大的工程,让百姓苦不堪言!

后代文人,对他还有一点不满的就是焚书坑儒的事情,据说当时,正值秦始皇大兴改革的时间。一个叫淳于越的人,出来反对,他想要依照旧制,进行分封,正是因为这件事情,秦始皇才开始焚书。

因为当时六国刚刚实现统一,六国各有自己的文字,历史,文化焚书,并且禁止谈论列国史记,是当时秦始皇统治的一种手段。《史记·儒林列传》记载:

及至秦之季世,焚诗书,坑术士,六艺从此缺焉。

史记的记载是焚的是《诗》、《书》,坑的是术士,并不是儒生。而且这些书籍,也不是全部烧掉,那些生产,农耕之类的书籍,是可以保存下来的,秦始皇这样做,其实完全是可以理解的,为的是文化的统一。

汉代王充也说过“秦虽无道,不焚诸子”,这里的“诸子”说的是什么呢?就是当时的诸子百家,王充这个人,在历史上可不是秦始皇的拥护者,而是极力反对秦始皇的,加上两人也不是一个朝代,所以他的话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

而且当时禁止藏书,是禁止平常百姓藏书,并不禁止学者。拥有这个资格的人,在秦朝的时候,有上万人。秦始皇这么做的目的,也不是为了禁书,而是为了统一思想。再说坑儒这件事,史记写得非常清楚,是术士,并不是儒。

那么焚书坑儒,是从哪里流传出来的呢?正史和严谨一些的史书都没有出现过这样的词,这个词是从野史中流传出来的。“坑术士”在当时,还是受到很多大家支持的,其中就有韩非子《韩非子·人主》中说

"且法术之士,与当途之臣,不相容也。何以明之?主有术士,则大臣不得制断,近习不敢卖重,大臣左右权势息,则人主之道明矣。"

可见韩非子,也不支持术士的这种行为。还有一种说法是,出现“焚书坑儒”是因为坑的这些人,有些是儒家中谈论阴阳的人。在春秋战国的时候,百家齐放,没有任何的约束,始皇帝这样的雷霆手段很有可能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

而且这样大面积的焚书行为,确实也造成了一些知识的流失,因此才会给他塑造出了一个暴君的形象!此正是秦始皇根本没有“坑儒”,为何被冤枉几千年《史记》中暗藏铁证

参考资料:《史记》《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