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夹江县的最南端,大旗山与峨眉山余脉尖峰山之间,有块山间盆地,海拔高度:548米,其名华头镇,流经此地的小河名稚川溪。
稚川溪,又名川溪河、稚川河、雅川河,发源于峨眉山北部深处的黄湾和大坪,溪水由南向北流过华头场,经歇马于木城的石面渡汇入青衣江。蜿蜒崎岖于千岩万谷之中,清澈见底的稚川溪,碧波荡漾,澈声林野。
华头场边有一座悬索桥供乡人两岸来往。悬索桥,也叫绳桥,即用绳索连接两岸,铺以竹木的简易桥,主要建在峡山湍河的地方,现在已不多见。
这里历史深厚
华头,西南边为蜿蜒的峨眉山余脉,东北边为绵亘的大旗山脉,交通不便的古时这里应是属于荒落闭塞之地。然而,一方水土一方人,生养终老,华头古来一直是人居选地。
清中晚期时是华头的鼎盛时期。地处大山之中,华头的兴盛,不可能仅靠农耕。
古时,交通不便,峨眉山、瓦屋山,乃至远外的彝族聚集地,都会通过华头场与夹江、洪雅等内地城乡互通互往,借助于稚川溪水路,能更方便地进行农商货物的运输与贸易,华头场成为了稚川溪上游最大的水渡码头。
这里古朴自然
古街还是石板路,木板房,一些木板房上还有文革的标语和毛主席语录,更有现代网吧的名字和文革标语同墙,贴近了历史的距离。
由于古街临河,一些楼房就在河畔的大石上打孔立柱建成,成了吊脚楼。古镇也背靠石山,有的房子还以大石为壁,别有一番景致。
古镇也背靠石山,有的房子还以大石为壁,别有一番景致。古街上还有铁匠铺、小茶馆、纸火铺、裁缝铺,十足的乡味让人留连。
华头场街道狭窄,赶场天或有乡间集会时,街上挤满了人。山乡里的热闹,不同于城市里的热闹,分明感觉到的是亲切、朴实和地道。
熙来攘去的人群里,很多人背着大背篼,各家店铺门前都有人站着或坐着,时光似乎停滞,画面似乎静止,只有那乡音,让来客竖着耳朵,仔细辨听。
华头还有“三绝”:豆腐干、“火坑子”腊肉和白酒;每一样都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体验。
这里诗情画意
古镇,历来是画家们中意的好去处,那里有小桥流水,有青山与苍天,有田野和木屋,处处彰显着纯朴自然的格调。
在画家们的笔下,华头有是别有一番韵味,本来就很美的小镇,变得更加充满艺术!一起看一下吧~
袁艺写生作品
邱竹涛写生作品
艾俊华写生作品
廖小鹏写生作品
胡茂生写生作品
胡鉴写生作品
郝明富写生作品
沈显威写生作品
张庆文写生作品
汪军写生作品
毛嘉写生作品
黄文元写生作品
陈卫国写生作品
陈正祥写生作品
毛福同写生作品
一条望不见头的青石板路,一座连接两岸的小桥,一片重峦叠嶂小山,这些都是我们在城市中无法见到的,正是这么一个远离喧嚣的古镇,养育着一代代人!
图片:戴毅全
华头尽管只是乐山众多乡镇中的其中一个,算不上最出名,但这里什么都不缺,这里的人们勤劳朴实,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华头镇欢迎大家!
:本微信部分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网页/微信/微博等,其目的是为了将更好的内容分享给更多人,版权依旧归原作者所有。衷心的感谢文中图片素材的作者,感谢他们用镜头为华头镇定格最美的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