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家长都苦恼过一件事情,那就是孩子叛逆期不听话,让他干嘛他偏不干嘛,小编本人也是感同身受,孩子叛逆期却不知道如何是好,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分享一下,怎样与叛逆期的孩子交谈,一定要弄清楚孩子们心里想的是什么。这样才可以事半功倍,轻松解决叛逆期的问题。
叛逆期,也可以说是反叛期,危险期,是处在青春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双重的原因,孩子出现不听家长教导,出现逆反心理和叛逆行为的一个时期。有很多家长会将叛逆期和青春期归为一类,实则不然,叛逆期和青春期有着本质上的区别。青春期开始的标志是第二性征的出现,一般来说,女孩比男孩发育的要早一些,所以叛逆期会更早一点。但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会对自身的生理变化产生不适应的情绪,从而表现出困惑、焦虑的情况。这个阶段的孩子虽然在生理上逐渐成熟,但在心理上还是处于孩子阶段,情绪是多变并且不稳定的,这个时期特别需要老师和家长的正确指导和教育。叛逆期现象既包含着青春期孩子心理上对于家庭和社会、学校的不满,也包含着生理上的发育成熟,但对许多事物却有着不成熟的看法,这样的多重矛盾之下,导致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甚至反叛行为。叛逆期的孩子常常言论偏激,对待其他人有着批判的态度和反抗的表现。时常会莫名的焦躁,烦闷,更有极端者会产生离家出走、逃学甚至抢劫等违法的行为。
叛逆期的孩子出现逆反心理后,自身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但却又会自我封闭,出现一种矛盾的现象,既想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却又不愿意与人沟通。这样的状态如果没有加以重视,会导致孩子出现情绪波动大,行为偏激,厌学的想法。甚至原本学习和行为表现良好的一些孩子会不适应学校的学习,跟不上教学的进度,学习态度逐渐改变,使得学习成绩明显下降。
心理原因:青春期是一个心理和生理双重发展的年龄段,身心都是处在一个矛盾的境地。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渴望独立,不听长辈的教导,急切的渴望摆脱家人的监护,可是经济上却又必须依靠家庭,这样的矛盾状况下就会导致孩子自我依附的一种矛盾心理。也会使孩子的心理状况不稳定,难以自控,容易因为小事而大发雷霆
教育方法:因并不只是有孩子本身思想的毛病,学校的教育也是无法改变的一点,作为老师,如果不知道学生叛逆期的内心想法,容易以成人的心态和眼光去对待学生,造成学生与老师认知上巨大的差异,从而使学生产生厌学想法。亦或者是对差生漠不关心,放任自流,使得学生自暴自弃,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学校的教学体制是无法更改的,因此教师为了完成教学的任务,只能跟随教学的计划走,教学的方式也只能跟随教学的体制,完全不考虑学生是否可以学习和消化所学的知识。
家长需要做的就是用一颗宽容的心去了解孩子的内心,理解并包容孩子,让孩子知道家人是理解自己的,还可以常常夸奖孩子,其实家长不要担心孩子会犯错误,也不要觉得孩子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我们可以抓住孩子的优点,并且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不要吝啬自己的鼓励,因为孩子处于反叛期的时候,内心是极度敏感脆弱的。在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给孩子鼓励和支持,也要注意和孩子交流的时候减少关于学习的话题,减少孩子的心理压力,说话的时候要从孩子喜欢的方面切入,再慢慢的向自己想说的方面靠拢,这样才能降低孩子的抵触心理,合理正确的与孩子交流。学会尊重孩子,将自己与孩子放在同一水平线上,不要以成年人教育的口吻与孩子交谈,因为孩子已经有了自立的想法,如果还是把他当成小孩子一样去说去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逐渐的遭受打击,严重的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对其往后的生活和为人处世会造成极大的改变。家长要知道与孩子协商,不要一味的让孩子随着自己的心愿去做事,孩子是在慢慢成长的,需要家长的认可与支持。
想要对付处于反叛期的孩子,仅仅靠家长是不够的,需要孩子家长和学校一同介入,学校方面可以利用青春期孩子渴望产生共鸣的特点,组织小组活动和集体活动,吸引孩子与长辈交流,诉说心里话。与同龄人相处时互相交流心中的积郁,缓解孩子们的心理压力。放下脆弱的包袱。当然,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依然还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因素。学校和家长多沟通,多联系,互相掌握孩子在学校和在家中的状况和表现,只有充分了解孩子,才可以对症下药,解决孩子叛逆期的一系列问题。
话说到最后,小编认为,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叛逆期的孩子才更加需要我们家长朋友的理解和爱,叛逆的孩子都是有独立精神,有自己想法的孩子,只是因为缺乏父母、学校的引导,孩子叛逆期的时候,是最需要得到外界认可和支持的时期,如果家长可以在孩子不足的时候予以指导,在孩子表现优秀的时候加以鼓励,这样孩子一定乐意接受家长的教育,孩子必然会走上美好的未来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