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70年 奋进新时代”怀化市脱贫攻坚“战犹酣”

2019-09-27     掌上怀化

记者 李青青 通讯员 余秋松 李紫平

“今年,我建了20亩淡竹叶中药材基地,预计年收入能达到8万元以上,时机成熟后,我还计划扩大到70亩。”近日,通道坪坦乡双层村10组的贫困户杨勇告诉记者,现在政策好,不仅有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县里还把他家乡坪坦乡着力建设为“中药材之乡”,所以他敢想敢干,而且他还想种植面积扩大后带动村里的其他贫困户一起创业增收。五溪大地,如杨勇般干群同心勠力攻脱贫的场景比比皆是。近年来,我市绘制脱贫攻坚作战图、时间表、任务书,举全市之力推动脱贫攻坚。截至目前,全市有9个县市区脱贫摘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由87.07万人减少到9.52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8%下降到2.32%;贫困村由1024个减少到84个;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0.39万人。

通道独坡镇虾团村,村民正在采摘“黑老虎”果实。(刘强 海进 摄)

2014年以来,全市共整合投入扶贫资金139.28亿元,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突破400亿元。推进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采取“公司+基地+贫困户”“公司+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贫困户”等形式,让贫困群众与市场主体结成利益联结体,共享产业发展收益。开发扶贫特岗、开展“双定向双培养”“以工代赈”,不断扩大就地就近就业。全市开发就业扶贫特岗1.7万个,共有45.8万名贫困人口通过发展产业扩大就业实现脱贫退出。

每到赶集日,麻阳石羊哨乡石羊哨村的滕长松就格外高兴。经过危房改造项目,他们家在镇上集市旁盖了120平方米的新房。在该村驻村工作队长莫吉华的帮助下,不能干重活的滕长松把家里邻近路面的部分分割成门面房,开了个小店,卖些日用品,还代理了交话费的业务。赶集日人多生意比平常好,一个月下来最少也有七八百元的收入。我市精准精细全面落实政策,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确保真脱贫、稳脱贫。滕长松只是千万个贫困一户生活“蜕变”的一个缩影。

为保障住房安全,我市累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0.09万户。同时,强化 “两基”建设,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56.12万人;自然村通电全覆盖;完成自然村通水泥路2721公里、农村公路提质改造3920公里、农村公路通畅1020公里;贫困村4G覆盖率达99%,光纤通达率达98%;新建改建乡村综合服务平台2607个。

为保障义务教育,我市出台《关于加快县乡村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若干意见》“1+7”文件等政策措施,让教育点亮孩子心灵。2014年以来,改善875所中小学校(教学点)办学条件,实施农村薄弱小学改造工程2048个,建设义务教育标准化村小、教学点2458所,新建农村公办幼儿园1820所;累计发放各类国家教育资助1.28亿元,惠及贫困学生31.57万人次;全市贫困家庭学生辍学率为“0”。

为保障基本医疗,制定实施《怀化市健康扶贫工程实施方案》,农村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实施农村卫生室建设工程2458个,建设贫困村卫生室1789个;13个县市区实现“先诊疗后付费”的“一站式”结算,“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和慢性病签约服务政策全面落实到位。

为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我市织密织牢防止返贫保障网。最大限度整合扶贫、低保、救济等政策,有效发挥政策叠加效应,探索解决收入水平略高于建档立卡贫困户的群体缺乏政策支持等新问题。出台加强脱贫攻坚工作十条措施,探索实施“扶贫+低保+救济+开发公益性岗位+大关爱+临时救助”,着力推进综合保障性扶贫,用制度体系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

据悉,2018年度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怀化市在一类市州中综合评价为“好”,被评为“2018年度脱贫攻坚先进市州”;全省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考核,怀化市在一类市州中排名第1。

产业帮扶:“四跟四走”

在产业帮扶上走出了“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新路子。完善和落实“以村党支部为领导、以脱贫为目的、以产业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财政为杠杆、以专业合作社为载体”的“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机制,把贫困群众组织起来跟着党组织走、跟着市场走。全市创建“四跟四走”产业扶贫示范点265个、帮扶贫困户15.7万余人。

2016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湖南省探索的产业扶贫‘四跟四走’路子要落实好。”

怀化“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机制获得湖南省首届管理创新奖。

易地扶贫搬迁:“搬得下、稳得住、能脱贫、可持续”

在易地扶贫搬迁上走出了“搬得下、稳得住、能脱贫、可持续”新路子。统筹抓好搬迁建房、公共设施和服务配套、后续产业就业帮扶,有效解决“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的问题。

2017年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怀化召开。我市麻阳、辰溪、芷江、溆浦4县代表我省接受国家抽查核查或专项稽查,均获好评。

就业扶贫:“扶贫车间”进乡村

在就业扶贫上走出了推进“扶贫车间”进乡村新路子。引导劳动密集型企业到深度贫困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撤并村部建立“扶贫车间”229个,开发就业岗位8924个,累计吸纳8583人就业,其中吸纳贫困人口就业3266人,真正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有效解决贫困村群众的就业难、脱贫难、家庭团聚难问题。

2018年6月18日,央视新闻联播将怀化“扶贫车间”进乡村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的经典案例进行了宣传报道。

金融扶贫:“无抵押、无担保、基础利率、补贴利息、风险分担”

在金融扶贫上走出了“无抵押、无担保、基础利率、补贴利息、风险分担”新路子。2016年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对溆浦县建设金融扶贫服务站的做法给予肯定。

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2015年4月10日在麻阳调研时指出:“麻阳创造的扶贫信用贷款模式,实践效果显著,值得充分肯定”。

治理扶贫领域腐败:“互联网+监督”

在治理扶贫领域腐败问题上走出了“互联网+监督”新路子。王岐山同志2017年3月7日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对怀化“互联网+监督”做法给予充分肯定:“让监督插上科技的翅膀”。怀化“互联网+监督”获得湖南省首届管理创新奖,在全省复制推广。

基层党建创新:抓党建促脱贫攻坚

在基层党建创新上走出了抓党建促脱贫攻坚新路子。按照“硬件升级、软件变硬、保障有力、群众满意”的思路,推进基层党建与脱贫工作深度融合。向乡镇简政放权,把9大类91项行政审批服务下放或委托到乡镇,有效解决群众办事难办事贵办事烦的问题。推进乡镇“六小一中心”建设,有效解决1.2万名乡镇干部吃饭难、洗澡难、如厕难等问题。建设能人当家理事的农村党支部,选派1930名在外务工优秀人才、本土致富带头人、复员退伍军人、乡村医生教师等担任村支部书记。

麻阳谭家寨乡楠木桥村“连村联创、抱团攻坚”的做法得到国务院扶贫办肯定,该村党支部书记谭泽勇荣获国家脱贫攻坚奋进奖。

“四支队伍集村部,干群同心攻脱贫”

创新农村工作总抓手,有效破解了当前脱贫攻坚工作中的难点痛点问题,为脱贫攻坚后农村治理作出了有益探索。“四支队伍”即联村县领导和县直联村单位负责人、包村乡镇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村支两委干部。“四支队伍”常态化驻村集中“办公”,排查和整改问题。并组建村脱贫攻坚联合党支部统一指挥,带领“四支队伍”集中办公。干部早上签到,白天分别走访收集问题,晚上集中碰头研究解决问题。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x-tc20BJleJMoPM5XM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