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城一个月,武汉人经历了什么?

2020-02-26     乌鸦电影

如果,没有这场浩大的疫情,2020年的头几个月,原本是平常的日子...


看春晚,刷抖音,看电影,走亲戚,打麻将,团年的饭桌上应该饺子或汤圆,为买不到火车票或者飞机票而闹心...


然而,因为一种可怕的病毒,这些我们原以为平常的一切,被彻底改变了,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无比揪心,并且终身难忘的春天...


最近,腾讯新闻上线了一档连线夜谈节目,连线对象,是身处湖北的普通老百姓...


他们用自己的故事,讲述了这场灾难,如何在每个人身上,留下了或深或浅的烙印:《42号夜线》



壹丨“我亲自给自己拆线。”


夜猫,是一个大二女生。


2020年1月11日,她在协和医院,接受了眼睛的整形手术。


这原本是一个普通的决定,但在那个微妙的时间点上,一切很快就变得不同了…



我们现在知道,这个时间段,是疫情早期...


舆论风向被那句不负责任的“可防可控,不会人传人”淡化了...


但10天之后,风向变了,2020年的春天变得格外严峻…



出于对疫情的担忧,医生建议:提前两天拆线。


可是,这样的操作,却一不小心埋下了雷。



年三十这天,夜猫的伤口直接崩裂、化脓…


可是封城期间,药店全部关门,跑腿配送也找不到接单的人…


直到三四天后,她才吃上医生开的药。


差一点,整容就变成了毁容…



当时拆线的时候,医生留了三个线头在眼皮上。


按理说,她应该再去找一次医生,继续拆…


可在当时的情况下,根本去不了医院,夜猫只能选择:自己拆线。


她说:我自己用了一些特殊的手段,把线从眼皮里,一整根拉出来…重新想想,还是有点毛骨悚然的…



贰丨“你确定要在这里生孩子?”


2020年1月24日,除夕夜,中国,武汉。



协和医院,是武汉的老牌医院,也是这次疫情中的重灾区。


这一天,有一个特殊的“病人”,被焦急的丈夫,急匆匆送进医院中。


她并没有生病,但是情况同样危急:孩子要出生了。



可护士第一时间做的,却是把丈夫宇超拉进了小房间。


她表情严肃,口气慎重,交代了实情:医院现在的风险,很大。


原来,就在同一天,产房里发现有孕妇感染…


和她接触过的产科医护、同楼层其他病患,都不知道有没有问题…



可是,宇超当下能找到的医院,要么连产科的门都不开了,要么不能临时接收产妇,进来前得做很麻烦的CT…


无奈之下,他们只能选择,冒着感染的风险,继续在协和生孩子…



叁丨“对不起。”


李君,是在广东工作的武汉人。


大年三十这天,她回到了,这座从小长大的城市。


但是,这一次她回来的身份,并不是归家的游子,而是:广东援助医疗队。



在极缺人手的前线,许多医护人员,都得兼职承担送别逝者的工作。


而过去的30余年里,李君都在儿科里工作。


所以,这也是她第一次在工作中,面对成年人…



对于李君来说,这是一件令人格外难受的事情。


一个人,就这么孤独地走了…


在这个特殊时刻,他的后事,也不能像正常的时候,好好操办…


他的朋友、家人,都来不及与他好好告别…


李君只能一边仔细地给对方整理,一边不停地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



这部《42号夜线》是腾讯新闻在2月17日上线的一档网络节目。


倾听者,是微博大v:花总(就是那个网名“花总丢了金箍棒”,曾曝光五星级酒店脏毛巾擦杯子的那个)。


采访对象,形形色色:产妇、整容女、志愿者、医护人士…



42,是一个普通的数字。


但是在这闹心的2020年,它成为了一个敏感数字:因为,湖北人的身份证是以42开头…



虽说是一个访谈节目,《42号夜线》却更像一段普通的交流...


朋友在镜头那一侧,絮絮叨叨地跟你唠叨:哎,今天烦死了,因为某件小事…



由于疫情,很多简单的事,在这一刻都变得很麻烦。


宇超回忆起妻子临产的那一天,简直就是:一片混乱。



当天的产房被封了,不接受孕妇。


临盆的妻子,被送上了急诊室的手术台…


原定的顺产,因为要节约时间,直接改成了剖宫产…


而提前大半年联系的专家一把手,当天处于失联状态…



因为混乱,宇超甚至被莫名其妙地带进了手术室…



之前谈好的月嫂,来不了了…


新手爸妈,在没有任何经验和准备的情况下,差点直接上岗...



孩子出生后,更多麻烦的事,也接踵而至。


比如,医院物资匮乏,产褥垫和收腹带也没了。


没办法,他们只能用腰带,反过来戴…



比如:孩子口粮。


谁也没想到,在武汉这样的大城市,街上连个开门的小店都没有…


为了找一罐奶粉,宇超开着车满武汉兜着圈,见到开门的超市,就钻进去…



他足足找了十几家,才在一个超市里找到了两罐,被锁在货架上的样品…


宇超对经理说:这玩意你一定要让我带走,就算是把这钢索咬断,我也得带走,我老婆在家里等着呢!



妻子和新生儿,四天后就匆匆忙忙出院回了家。


宇超感慨道:住四天院,我感觉像是熬了大半年…



无论有没有感染,这座城市的每一个人,即便是一个婴儿,都在承受这场疫病的次生灾害…



宇超说:


我们小区搞了团购,吃饭没问题。但是我朋友的奶奶,一个人住在老小区,也不会用手机…朋友也因为封锁过不来…


像她这样的老人家,吃饭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夜猫说:我曾以自己是武汉人为傲,现在却因为这个身份,常常被骂…



有一只小猫,因为猫粮吃光了,物流进不来,每天只能限量吃一根火腿肠…


封城一个月,武汉人经历了什么?


李君说:看着路上空荡荡的武汉,我在想:我的家,怎么就变这样了呢?



今天,看到一篇新闻...


世界卫生组织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世卫高级顾问说:我们要认识到武汉人民所作出的贡献,世界欠你们的...


现场负责翻译的工作人员一度哽咽...



武汉作家方方说: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随着疫情的缓解,或许,当这种病毒悄然退却,我们的生活,还是会回到2019年那般平常…


但我们知道,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场劫难留给了他们终其一生都无法愈合的伤口,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



希望“武汉加油”不只是一句时兴的口号,希望我们能永远记得...


2020年的春天,这座城市,这里的人们,他们所遭受的灾难,他们所承受的痛苦,他们所蒙受的委屈,以及他们所付出的牺牲和贡献...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rfVinABjYh_GJGVd9X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