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滨海:为企业复工复产送来“及时雨”

2020-03-29   中国县域经济报

日前,记者在江苏省滨海经济开发区县工业园舒马克电源科技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一排排流水生产线已经全部复工,工人们正在熟练地进行各类元器件的焊接,一台台组装好的产品整齐地摆在架子上,等待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工序检测。

“我们能稳步复工复产多亏了县里的惠企政策,帮助招募近百名工人,协调对接原材料器件,一下子盘活了生产线。”公司负责人庄昌南告诉记者,目前随着各类奖补政策的到位和员工的陆续返岗,企业产能已恢复到90%以上。“公司正排除一切干扰,做好防控的同时,全力以赴加快生产步伐,力争实现全年销售2亿元的目标。”

微信图片_20200329201506.jpg

行动快,政策明,措施实。据了解,盐城市出台惠企20条新政后,滨海县迅速对全县中小企业开展摸底排查,建立工作台账,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一系列“暖企惠民”政策,做到“一个企业不落、一个项目不落”,切实压实工作责任,明确目标任务,确保各项惠企政策落到实处、不留死角。

在硅润半导体公司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台台机器开足马力,戴着防护口罩、身着白色工装的工人们正在岗位上紧张忙碌着。

“我们公司是2月11日开始复工的,县科技局领导主动到我们企业对接服务,为我们讲解科技创新扶持资金相关政策,并兑付了2019年度科技奖励资金。有像他们这样的靠前服务,让我们对今后的发展充满信心。”公司副总经理王锡胜说。

“产业链环环相扣,有一个环节阻滞,企业就会无法运转。我们要用细微体贴的服务推动企业解决生产发展中面临的困难。省市相关惠企政策出台后,我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履职尽责,狠抓落实,不断加大对科技型企业支持力度,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提振信心。”县科技局局长王建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全县各金融机构也积极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受疫情影响,东坎产业园的沃源包装制品公司复产后的原材料都需要现金结算,再加上订单量增加,流动资金周转出现困难。“华夏银行得知情况后主动上门对接,帮我们申报、审批,还降低贷款利率;他们只用几天时间,就投放贷款200多万元,保障了我们公司的正常生产经营。”公司副总经理包菊芬感激地说:“多亏了惠企新政的实施,不仅解除了后顾之忧,还让我们对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

微信图片_202003292015061.jpg

机声隆隆加快生产可喜景象,正是惠企政策高效实施带来的结果。优化“苏科贷”审批流程,帮助天堡科技等3家企业“不见面”审批办理“苏科贷”900万元,菲特滤料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展期续贷1620万元,格而瑞等8家企业纳入“苏科贷”备选库……为支持中小微企业应对疫情共渡难关,滨海县积极落实国家和省市做好疫情科学防控工作的相关部署安排和市惠企20条新政,推出多条暖心举措,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减负担、渡难关,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为降低疫情对服务行业影响,还县还对餐饮、文化旅游、沐浴、美容美发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业,进行适当补贴。在减轻中小微企业税费负担方面,推出缓缴企业税款,减免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和社会保险费等系列举措。支持饲料、肥料、畜禽屠宰、农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复工复产,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通过融资扶持,给予贷款贴息,减免农超租金,加强产销对接等举措,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保障广大群众的“米袋子”“菜篮子”。

此外,滨海县还大力抓好稳岗返还政策落实,在全市率先完成595家企业稳岗返还补贴发放工作,组织人员与各镇(区、街道)对接,入驻复工企业,对企业实行每日监督,并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努力解决企业复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真情服务企业,真心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生产,全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健康发展。

“为稳定企业用工,我们积极实施援企稳岗政策,对上年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参保企业,及时返还失业保险费,已对符合条件且返还金额在万元以下的370家中小微企业进行返还,同时动员稳岗返还万元以上企业书面申报,确保在3月底前全部返还到位。”县人社局就业处相关负责人说。

受益于稳岗返还政策措施,双海特钢阀门公司收到县人社部门返还的失业保险费8346.1元。作为上年未裁员的参保企业,在疫情难关获“稳岗返还”补贴,这让企业负责人朱李成感到很高兴:“这个补贴实实在在,我们满意。”(记者 张伟伟 通讯员 滨宣 徐德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