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聚焦
近日,海信电器发布的2019年半年报显示,今年上半年,海信电器实现营业收入151.04亿元,同比增长7.79%;净利润6220.55万元,同比下滑81.48%。
值得注意的是,海信上半年的扣非净利润竟出现了8622.3万元的亏损,这是海信电器十多年来首次在半年报中扣非净利润出现亏损。
截至8月13日,海信电器以每股7.44元收盘,较今年年初股价下跌13.78%,市值缩水近68亿元至98.27亿元。
曾经中国电视行业的巨头企业,怎会遭遇净利断崖式下跌?是电视机真的没人买了,还是另有隐情呢?
深度爆料
事实上,海信利润的下滑之路早在去年就已开启。年报数据显示,海信电器的季度净利润从2018年开始就持续保持超15%的降幅,至今已经连续5个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率为负。而在2019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甚至跌破了90%。
对于业绩骤减的现实,海信电器解释称,由于全球电视市场出现波动,且中国电视市场需求疲软,导致存量竞争和价格战竞争愈发明显,此外,2017年收购的东芝彩电业务继续亏损,导致报告期内利润减少。
国内电视机市场需求确实有些低迷。专业数据机构显示,2019年上半年国内彩电零售量2194.3万台,同比下跌4.3%;零售额646.50亿元,同比下降13.1%;平均单价2946元,同比下降9.3%。这也是继2016年之后国内彩电市场连续下降的第三个年头。
对此,有分析人士指出,电视消费与国内房地产住宅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近年来房地产下行压力大,电视的消费需求也相应大幅度减少。还有投资人士认为,国内彩电的家庭高拥有率及大屏智能手机的替代效应,彩电销售量的下滑趋势难以扭转。
不可否认,大环境确实给海信电视带来了一些影响,但这是根本原因吗?不妨我们一起来看一组数据:
2019年上半年,小米内销出货473万台,同比增长82%,排名中国区第一;TCL内销出货量同比增加11.5%;创维电视内销出货量同比增长2.7%;海信内销出货量382万台,同比减少3.5%,环比大幅减少26%。
相同的国内环境,同样是中国电视知名生产企业,为何出货量同比减少的只有海信,而小米内销出货量同比增长能达到82%?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消费者选择电视机产品的方向在改变,海信没有跟上消费者的脚步!
与传统彩电销售量下滑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半年海信高端电视产品8K电视和激光电视的同比增长率分别高达237%和131%。
说国内电视市场需求疲软,一片红海,却有新势力勇敢加入。就在8月10日,华为荣耀刚刚发布了荣耀智慧屏,并以此切入彩电市场。此款智慧屏除了可实现多设备联动等诸多智能家居功能外,最大的卖点竟是“没有开机广告”!事情虽小,却稳抓消费者心理,同时也体现华为技术了得!
可见,电视产业到底是红海还是蓝海,关键在于企业如何破局!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智能家居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1万亿元。目前来看,相比发达国家智能家居20%以上渗透率,我国的智能家居市场渗透率却很低,这也意味着以智能电视为首的智能家居市场发展空间巨大。这是传统电视企业的一次挑战,也是一次破局重来的机遇,关键在于战略和技术!
猎头分析
海信电器利润的持续下滑,已经引发资本市场关注,再不进行战略转型,恐将持续颓势。如此下去,势必会让更多投资者对企业失去信心,影响企业资金,最终让海信这个中国电视品牌一蹶不振。
对此,猎头行业资深人士——卫士蓝人力资本执行副总武素菊认为,时刻关注消费者需求动向,适时调整品牌战略,是企业避免淘汰唯一法则。卫士蓝人力资本与数千家大中型知名企业二十余年的合作经验表明,只有不断调整产品战略,适应市场的企业才可能长久。
正可谓,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