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酱面,还是北京人自个儿家做的好

2019-11-01   老北京故事

炸酱面,还是老北京自家做的好,都别不服!
咱北京人对炸酱面,情有独钟,一礼拜,至少得吃两顿,撅半根黄瓜,太棒了!

咱老家儿做的炸酱面,不像现在外面饭馆放一堆这个那个的,可家里炸出的酱,甭管多会儿吃都特别香,口感和味觉多会都忘不了!

老北京做炸酱面特别讲究,因为食材用的就不一样,现如今的食材跟过去用的不一样。现在大多数都是化肥,添加剂还特多,但老北京自家做的炸酱面买的都是最新鲜的食材

炸酱的时候,时间都会长一点,如果您会做炸酱面应该门清儿,因为时间长一点才能出来酱香味!手勺还得不停地翻炒,防止酱扒锅

配上菜码儿,萝卜丝儿,心里美,豆芽菜掐两头,就要中间那段儿!芹菜,白菜丝儿,黄豆,青豆

红的,黄的,绿的,青的,端上桌特别像样儿!光看着就特别有食欲,再加上是老家儿自个儿炸的酱,甭提多香了,吃起来就掰蒜,再来根黄瓜,一碗还真打不住,得再追一碗。

炸酱面还得是北京人自个儿家做的最棒,外面卖的都是胡闹,敢问外面有那家炸酱面有自个儿家做的好吃?看图片看文章说是那么回事,但真吃起来,没法比较,一个天下一个地下。味不对,食材用的也不行。把炸酱面做的跟方便面一样,都是胡闹


而且老北京讲究喝面汤,要圆碗儿,有福气,甭提多讲究了!
天冷了,回家来碗锅挑儿哧溜哧溜,哎哟,太香了!想想就流哈喇子!

“青豆嘴儿、香椿芽儿,

焯韭菜切成段儿;芹菜末儿、莴笋片儿,

狗牙蒜要掰两瓣儿;豆芽菜,去掉根儿,

顶花带刺儿的黄瓜要切细丝儿;心里美,切几批儿,

焯江豆剁碎丁儿,小水萝卜带绿缨儿;

辣椒麻油淋一点儿,芥末泼到辣鼻眼儿。

炸酱面虽只一小碗,七碟八碗是面码儿。”


话剧《茶馆》里,有人跟王利发打招呼:“老掌柜,您硬朗啊?”王掌柜答:“嗯!要有炸酱面的话,我还能吃三大碗呢,可惜没有……”瞧瞧,这位老爷子抱怨日子苦不堪言时,仍念念不忘心中最爱。


老舍先生喜欢的一日三餐是:早饭——豆浆油条,午饭——炸酱面,晚饭——酱肘子夹烧饼,附带小米粥。瞅瞅,也少不了这炸酱面。

北京作家萧乾顶喜欢三样儿吃食:炸灌肠、葱花饼、炸酱面
中国的大哲学家冯友兰教授在西南联大时,家里常做炸酱面款待故交,散文家朱自清盛赞冯家炸酱面味道颇为上乘。这炸酱面可是过日子的饭,吃着踏实,给人一种稳定感。


一碗炸酱面里能吃到四季鲜蔬,无论是养生还是尝鲜,都能满足咱对食物的欲望。

筷子尖尖,唇齿间咂摸他乡故土;碟儿圆圆,胃肠里演绎文化交融。

一碗炸酱面里乾坤无限,哧溜哧溜下肚,酣畅淋漓,滋味无穷。

老北京炸酱面,要的就是简单家常的做法,实在的烟火味道,以及丰富的搭配。就像人生,从一碗炸酱面开始,然后加进去各种不同的配料,让生命变得丰富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