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江南省”为何分成了安徽江苏?

2019-10-01     大地理馆

“南界北岭淮水,北抵阴山长城”,这是1908年,地理学家张相文先生《新撰地文学》所述,说的是他第一次提出中国南方和北方分界线——秦岭-淮河。

我们在地理教科书上学到过:秦岭淮河一线,是南方和北方的分界。我国有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那么各省区有没有自己的南部和北部的划分呢?它们有没有自己的“秦岭—淮河”分界线呢?

今天我们说的是安徽省和江苏省的南北分界线。

清代南京老地图

安徽、江苏的南北分界线在哪里?

江淮分水岭:合肥—扬州一线

两分法与三分法

之所以将两省放在一起,是因为它们同时诞生,曾为同一行政区。

元代时,今苏南与浙江、福建(泛吴越地区)同属一省,遵从“山川形便”原则——位于长江以南,天目山、仙霞岭、武夷山以东;明代以来,打破山河限制,将苏南与淮河、长江流域的部分土地合并,称为“南直隶省”,清代称为“江南省”——这就是行政区划的“犬牙交错”原则。


|江苏+安徽:南北分界示意图| 制图:大地理馆


这个“江南”名不副实:它跨淮河、长江两大流域,中原官话、江淮官话、吴语区三大方言区,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江南丘陵三大自然单元。地理上的“华北”,竟然归入行政的“江南”,听起来颇为魔幻。

安徽+江苏两省区域有淮河、长江两大横向水系——二者基本将两省分为相对独立的三大块。严格来说,我们很难将其分为南北两大部分。如果非要分为南北两段,不妨选长江与淮河的分水岭界线。

安徽省会合肥,不偏不倚,正好在这条线上;江苏苏中重镇、淮扬文化中心扬州,也被此线穿过。合肥—扬州一线,是皖、苏两省的南北分界。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jSemW0BMH2_cNUgHVI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