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专科生考研,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很难”。专科生考研成功率高吗?专科生毕业可以直接考研吗?会不会受到歧视?985/211院校不要专科生吗?研究生毕业后,用人单位会看第一学历吗?
还没开始考,很多人就被七嘴八舌给吓到了,今天小编和大家来聊聊专科生考研,报考之前需要清楚的一些事
一、报考条件
对于专科生来说,和本科生的第一个不同,需要毕业两年具有同等学力才可以报考(招生简章里说的同等学力考生指的就是专科生)。
举个栗子:专科生,2019年6月毕业,2020年就有研究生考试资格;如果2020年考上了,2021年9月就可以入学,跟毕业时间刚好相差两年三个月,具有了同等学力。
当然也可以直接专升本,按照本科生的考研流程准备。
注意:电大、自考、函授考生可以考研。
二、报考要求
对于专科生来说,和本科生的第二个不同,就是大部分学校对于专科生报考有更硬性的条件限制。
1.英语要求
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需要过英语四级,否则不能报考。
2.发表论文要求
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要求考生曾在省级以上期刊以第一作者或者第二作者的身份发表过论文,否则不能报考。
3.跨专业考研要求
华中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不允许同等学力考生跨专业报考。
4.进修课程要求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需要考生进修完本科阶段主课或所有课程。
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大学、湖南大学要考察考生在学校的时候大部分课程期末考试的成绩。
各学校的要求基本都会在招生简章中列出来,如果担心哪方面不符合导致报考失败可以致电目标学校招生办或者院系的招生办。
三、“歧视”问题
歧视一直存在,且不可避免!
假如你是一位研究生导师,你今年手上有几个重要的项目,所以打算招几个靠谱的研究生来辅助自己顺利完成着这些项目。
经过保录,初试,复试后,你已经选定了几个满意的考生做自己的徒弟。这时,你手上剩下一个名额,你还有3个考生可选择。
通过复试阶段的简短面试,你了解了这3位同学的基本情况。
考生小王
985/211院校毕业,初试成绩365分,本科期间发表过论文,熟悉实验室,参加过国家级的竞赛,拿了奖,专业对口。
考生小红
专升本,初试成绩396分,英语过了四级、六级没过。专、本期间都没有工作实践经历,没有发表过论文。参加过校级比赛,但名次一般,专业对口。
考生小明
普本毕业,初试成绩389分,英语过了六级且成绩优秀,大学期间参加过省级比赛,第四名没有获奖,熟悉实验室,跨专业考研。
OK,面对这3位同学,作为研究生导师的你,最终会选择哪一位同学呢?
人的本性是趋利的,我相信你大概率会选择小王。
虽然小王的初试成绩相对一般,但他是985/211毕业的,这说明他本科四年接受的校内教育相对来说比较好。
其次,小王发表过论文,熟悉实验室,并且在获过奖,这些经历说明他更容易上手研究生项目,不需要导师花过多时间辅导。
(讲真,大多数研导都忙,不会手把手教,导师希望招的就是能够马上帮他干活的学生。)
站在导师角度利益来说,选择小王更为合理。
虽然小红非常勤奋,但从她的经历来看,并不是好的人选。
现实就是这样。
所以,专科出身的同学去考研会受到“歧视”不可避免。
复试时间有限,仅仅这点时间,老师不会对每个同学有深入认识。
笔试中没有明显优势,同时也没有特别耀眼的过往经历的情况下,专科考研被刷几率还是很大。
这和社会招聘时刷学历的一模一样。
名额就这么多,HR不可能挨个面试,深入了解你,去发现你的潜力。所以,公司就使用了一种简单粗暴,但相对合理的方法:通过学历这种门槛筛选出一大批人,再在剩下这批人中择优录取。
但专科考研的同学也也不必太过沮丧,小编的目的不是让大家失望,而是让大家认清事实,做出正确的选择,提高成功概率。毕竟我们身边还是有很多专科上岸的学长学姐。这说明难度是有的,但只要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合理的选择,加上认真努力,是可以成功上岸的。
Tips:
1、认清自身的情况
2、制定合理备考计划(选校、选专业、复习方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