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继承了超级帝国前苏联大部分军事遗产的俄罗斯,其军事底蕴还是相当雄厚的,即使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经济严重下滑,近三十年来一直处于萎靡不振的状态,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未来几十年,俄罗斯在军事方面的超然地位怕是仍旧没几个国家敢于挑战,即使美国也不敢有丝毫小觑。
米-28系列的优异性能自不必多说,这是前苏联和俄罗斯综合国力的象征,不过,强盛不止于此,今天,小编再来为大家介绍俄罗斯另一爆款武装直升机。
卡-52武装直升机,外号"短吻鳄",这是北约送给他的名称,单从称呼上就可以看出这款直升机的实力有多强悍,也体现出北约国家对这款直升机的暗中忌惮之色。
该机研制于上世纪80年代,由前苏联大名鼎鼎的卡莫夫设计局设计,彼时,由前苏联另一家著名设计局——米里设计局设计的米-28也正处于研制当中,所以,卡-52也是两家设计局竞争的结果。两家同为前苏联最出名的飞机设计局,理所当然的会在飞机制造领域展开激烈竞争,其名下产品也是各有长短,各领风骚。
卡-52的前身是卡-50,也是米-28的第一代竞争对手,该机设计非常有特色,采用共轴双旋翼设计,这是卡-50区别于其它机型最突出的地方。
关于共轴双旋翼,军迷小伙伴肯定都听说过,但在军事武器中不太常见,一般用在航空器上,苏系和俄系飞机中比较常见,而卡莫夫设计局就是相关领域的佼佼者,可以说是其独门绝活,该设计局出产的很多产品都采用这种设计,比如航母等大型军舰上停放的卡-25、卡-27、卡-28等舰载直升机,由于出色的飞控性能被改装成各种用途的机种,可以预警,可以反潜,也可以承担海上救援任务。
这种技术在同一轴线上采用上下两副旋翼,旋翼转向相反,用来抵消单旋翼带来的偏转力,卡-50采用该技术后,也一度被西方盛传为当今世界最先进武装直升机。
话说回来,作为竞争对手,卡-50和米-28都拼尽全力希望能赢得军方的认可,但可惜的是,卡-50由于驾驶布局等原因没被军方认可,而米-28的结局也没好到哪里去,它缺乏夜战和复杂气候条件下的作战能力,不能满足军方需求,同样的没被军方接受。
为此,两家卧薪尝胆,数年后又各自推出了最新的改进版本,卡-52和米-28H。为解决驾驶舱布局设计不足的问题,满足军方的需求,卡-52针对驾驶舱做了较大改进,机舱宽度做的更宽,并将卡-50传统的串列座椅布局方式改为并列方式,这在当今的武直设计中算是标新立异。
与卡-50一样,卡-52也采用火箭-降落伞救生座椅系统,由于卡-52有两名飞行员,所以弹射系统的设计比卡-50要更复杂一些。
虽然成员增加了,但卡-52与卡-50相比整机重量并没有多少变化,主要是因为卡-52机体大量采用复合材料,其重量约占整机重量的35%,此外,并列而坐的两名驾驶员可以共用某些机舱仪表,减少电子系统的搭载量。
在武器系统方面,卡-52与卡-50没有太大区别,同样继承了苏系武器一项强悍的挂载能力,两侧短机翼共有四个挂载点,最多能挂载12枚"旋风-M"激光制导超音速空对地导弹,也可同时安装四个B-8B20A火箭发射巢,每个发射巢可携带20枚火箭弹,共80枚,一个波次的打击可瞬间将地面变火海。还可以最多携带16枚"针"式空对空导弹,近距离打击空中目标。
如此强大的火力足可跟米-28NM相媲美,即使硬扛阿帕奇也没有丝毫问题。